在线情况
6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
    • 经验1326
    • 文章94
    • 注册2009-12-29
    后续:
    经过单独谈话,以及检察院的处理,可把这股“苗头”摁下去了。卫生,真的不是小事儿啊。如果连卫生都做不好,何以谈自主管理呢?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379
      • 经验296710
      • 文章3315
      • 注册2010-02-07
      是啊,从做卫生下手最直接,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许多好的习惯!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星星,每一颗星星都会闪亮!
      贺华义教育博客:[URL=http://hi.baidu.com/fyszxsy]LeadBBS[/URL]
      个人邮箱:hehuayi2000@qq.com
      在线情况
      6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
        • 经验1326
        • 文章94
        • 注册2009-12-29
        给孩子一个犯错的权利
        [SIZE=4]   作者心语:孩子在体验中才会成长,在成长中才能成才。从某种意义上说,给孩子一个犯错的权力,并让他们在犯错和改错的体验中逐渐成长,才会更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

            春风总在不知疲倦地“呼啦啦”地吹着,吹过连绵起伏的高山,吹过大片大片的油菜地,吹到了我的窗前。站在阳台上,欣赏着满目的春色,我却突然想起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一首诗——《咏柳》:

        [ALIGN=center]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ALIGN]

             “陈老师,我的书包带被人剪断了。”一个满腹委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兴致。回头一看,却是小浩和小新拿着被剪下来的书包带踱到了面前。

            “知道是谁做的吗?”我端详着这些物件,或长或短,长的约有10厘米,短的也有6、7厘米。哎,又是谁家的小子这么恶作剧呢?

            紧接着,小浩又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小能知道这件事儿。再接着,我找到了小能,顺藤摸瓜,最后把目标锁定在了“最大嫌疑人”小辉的身上。

            “小辉,你知道这个书包带是谁剪断的吗?”我明知故问。

            “是我剪断的。”刚开始,小辉仍想“抵赖”。可能是诚实,也可能是撒谎的本领不太高超吧,经不住我的盘问,小辉很快就败下阵来。

            拽起藤子连着瓜,小辉又把小能供出来了。原来,小新和小浩的书包带是这俩个小家伙的“杰作”。经过进一步的交流,事情大致清楚了——小能带了把剪刀,总想剪点东西。左瞅右瞅,瞄上了小浩的书包带,顺手剪了下来,觉得挺有趣的。接着,又悄悄地将邻桌小新的书包带也照章“办”了。小辉也受了“感染”,亦将小浩的书包带如此处理了。

            当我仔细地寻找出孩子犯错的动机时,结果却出人意料,而且是一种单纯的、简单的动机——有趣,好玩儿。看着摆在桌子上的三根书包带,我的心情怎么也难以平静下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说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有一次与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同出外旅行。三个人行经一处山岭时,马沙失足滑落,眼看就要丧命,机灵的吉伯拼命拉住了他的衣襟,将他救起。为了永远记住这一恩德,动情的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用里刻下这样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三个人继续前进,不几日来到一河边。可能因为长途行走的疲劳使吉伯跟马沙为了一点小事吵了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一口气跑到沙滩上,写下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记耳光。”

            这以后,旅行很快结束了。回到家乡,阿里怀着好奇心问马沙:“你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打你耳光的事写在沙滩上?”

            马沙平静地回答:“我将永远感激吉伯救过我的命,至于他打我的事,我想让它随着沙子的运动消失得一干二净。”

             英国的勃朗宁说过:“能宽恕别人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能将别人的错误忘得一干二净那就更好。”我们都知道,成长中的孩子没有太多经验,遇到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之后,他们在新事物面前总会表现出不知所措。孩子带着想要把事情做好的愿望,却不知道该怎么做、该怎么处理。这个时候,他们会出自本能地保护自己,很可能会因此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措施,从而把本想处理好的事情给办坏了,甚至伤害了他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分析原因,帮助或指引孩子找到正确的做法。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孩子,无异于一次又一次地“强化过失”,只会让孩子在情感深处一遍又一遍地咀嚼过失,留下了永远的伤痕。这样,只会让他们愈来愈失去信心,从心眼儿里认定自己是一个坏孩子,认为永远也改不好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个坏孩子也许真的就诞生了。

            想到这里,我的心头不禁释然了。面对小能和小辉的后悔不已,我适时地教育了几句,便让他们走了。

            第二天,我约了双方的四位家长见面,共同对这件事儿作了处理。会谈中,双方家长均对孩子的过错表示了理解。更为难得的是,小新和小浩的家长愿意自行处理,仅要求小能和小辉的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即可。

            是啊,孩子在体验中才会成长,在成长中才能成才。从某种意义上说,给孩子一个犯错的权力,并让他们在犯错和改错的体验中逐渐成长,才会更符合孩子健康成长的规律。行走在教育的小路上,无数曾经的事实让我愈来愈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忘记孩子的过错是一种真爱,更是一种教育智慧。 [/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2270
          • 经验92245
          • 文章2321
          • 注册2008-08-05
          忘记孩子的过错是一种真爱,更是一种教育智慧。

          非常欣赏您的这句话,尽管做到不是很容易,但是一定要尽力去做。
          kpzcx@163.com

          珍惜与生命相约的每一天


          在线情况
          6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4
            • 积分2856
            • 经验98578
            • 文章2804
            • 注册2008-05-22
            给孩子一个犯错的权力,并让他们在犯错和改错的体验中逐渐成长,才会更符合孩子健康成长的规律。
            是啊!孩子就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起来的,钟乳秋阳老师所说尽管做到“忘记孩子的过错是一种真爱,更是一种教育智慧 ”不是很容易,但是一定要尽力去做。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
              • 经验1326
              • 文章94
              • 注册2009-12-29
              “积分”进行曲
              [SIZE=4]
                  要尊重孩子,不要急于对他做出好或坏的评价。——卢梭

                  温暖的春风吹拂过大片大片的田野,又从窗户里使劲儿地挤了进来,俏皮在教室里打了个卷儿,又悄悄地溜走了。

                  教室里,孩子们在组长的召集下,正在热烈地讨论着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奖惩积分。

                  “小翔,你得了多少分?”我踱到小翔的面前,温和地问道。

                  小翔抬头看了我一眼,继而快速地埋下去了,说:“常规分得了2分,奖励分没有拿到。”

                  “为什么呢?”我继续追问道。

                  “星期三我没戴红领巾,被扣了2分。”小翔的头埋得更深了,我弯下腰来凑近了听,才听得真真切切。

                  “你要加油哦,老师相信你下周一定能得到一个好分数的。”我抚摸着他的头,怜爱地说。
              [SIZE=4]  [/SIZE]
                  紧接着,我又踱到了小辉的面前,问道:“小辉,你得了多少分?”小辉上周四把小浩和小新的书包带剪断了,这次应该扣除了好多积分。

                  “我得了3分常规分,上星期没有带桌套扣了10分,星期四我剪书包带被扣了100分,星期三我没有扫地又被扣了10分,最后得分‘—117’分。”小辉的脸红到了脖根,羞愧地低着头。

                  随后,我又抽查了几名孩子的情况:小涵,常规分5分,奖励分5分;婷婷,常规分5分,奖励分8分……

                  这是星期一班会课上的一幕幕情景。自上学期实行班级自主化管理以来,绝大多数的孩子已经步入了自主的轨道,仅有5、6个孩子仍然是我行我素,收效甚微。对我而言,对班级而言,对自主化管理而言,急需解决的就是要尽快地将他们吸引到自主化管理中来,让他们也能品尝到自主的乐趣。
                 
                  本学期里,我组织孩子们将原来的积分措施进行了新的调整:保留了作业积分,新增了常规分和奖励分。操作方法如下:

                  其一,将作业积分的表格进行调整,由原来的30次一小计,改为20次一小计。并在表格后面增加了“奖励分”和“扣除分”两项内容。

                  其二,新增了常规分。一周内,如果能按时完成作业,打扫卫生,履行好自己的班级职责,就可以每天增加一分的积分;反之,如果没有完成者,则扣除相应的积分。另外,有重大违纪现象者,报请检察院核实并处理。如本例故事中提到的“剪书包带”事件。

                  其三,新增了奖励分。学习组长,卫生部,纪检部和检察院有权对下属组织进行奖励加分,上限20分。其加分隶属关系体现为:学习组长——组员;学习部——学习组长;卫生部——下属各部门;纪检部——下属各部门;检察院——检察官。

                  看着孩子们认真地进行着讨论,我来回穿梭于孩子们之间,心里充满了喜悦。此举,既强化了孩子们的自主意识,又让孩子们都认识到了:只有自主完成自己的职责,才会有奖励加分。在加分与扣分之间,孩子们是乐意选择前者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们对新事物的好奇与尝试,可是丝毫不亚于科学家探索外太空的浓厚兴趣与不懈追求。找准了孩子的兴趣所在,种种棘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
                • 经验1326
                • 文章94
                • 注册2009-12-29
                今天,是我的生日
                [size=4]
                    厚厚的云层终于拉开了帷幕,一扫昨日的阴霾,露出了一丝让人欣喜的温暖。校园里沸腾极了,春天依旧躲藏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有的跳绳,有的打乒乓球,有的玩篮球,还有的在打羽毛球……

                    “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欢迎收听‘小蓓蕾’广播站!今天,四(1)班的露溪同学过生日了,大队部为她送上一首歌,并祝她生日快乐,学习进步,身体健康!”13:20,“小蓓蕾”广播站准时开播了,校园里回荡着小播音员颖颖甜润的嗓音,在春风的吹拂下悄悄地躲进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窝里。

                    站在办公室的窗台前,我凝神静听着室外音柱里传来的生日祝福,心里涌起了一种久违的欣喜——

                    学期伊始,我在学校的行政会议上提出了“让生日之花遍校园”的工作设想,得到了校长的大加赞赏。紧接着,我就开始着手建立数据库,这是一项重要而又繁琐的工作。所幸,上学期教导处曾经建立过在校学生的学籍档案,我就轻车熟路地“COPY”到了我的“WINDOWS 7”里。紧接着,我又马不停蹄地进行了数据再处理——

                    第一,提取数据。选择,复制,粘贴,对齐,字号,字体,我忙得不亦乐乎。班级,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这些可都是我需要的项目,我一古脑儿地将它们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提取。

                    第二,数据打印。页面设置,预览,打印,我将各班的数据用A4纸张全部打印了出来。经统计,我校共有12个教学班,共计489人。

                    第三,数据校对。我将三——六年级的中队长集中到办公室,对他们交待了事情的始末,并要求他们亲自做好数据的核对工作。至于一、二年级,人小可能会把事儿办错,我则将表格送到了班主任手里,并嘱托他们进行校对。

                    第四,数据修改。过了两天,当表格逐一递交到我面前的时候,我将数据一一进行了细致地修改。

                    第五,数据再处理。庞大的数据库,仅靠人工的筛选是不可能的。经过认真研究,我琢磨到了处理的办法。方法如下:

                    设出生日期在A1,可在B1输入双引号内公式“=IF(AND(MONTH(A1)=MONTH(TODAY()),DAY(A1)>DAY(TODAY()),DAY(A1)-DAY(TODAY())<4),"很快生日",IF(AND(MONTH(A1)=MONTH(TODAY()),DAY(A1)
                =DAY(TODAY())),"今天生日",""))”,并把公式向下复制。

                    然后选中B列,再选择菜单栏上的“格式”-“条件格式”,“条件1”选“单元格数值”,旁边选“等于”,再旁边输入“很快生日”,点开下边的“格式”按钮在“图案”选绿色。再点“添加”按以上操作进行,把“很快生日”改为“今天生日”,颜色就选红色,保存就行了。

                    这样,只要当天日期距离孩子生日在三天之内就会提示“很快生日”,并显示绿色;到了生日当天,就会提示“今天生日”,并显示红色了。

                    第六,播音员培训。“小蓓蕾”广播站由三——六年级的播音员担任,每班2人,共有播音员16人。利用午休的时间,我对播音员进行了培训:打开,查看,筛选,保存,关闭,并让孩子们逐一进行了操作。

                    说到这里,写到这里,我长出了一口气。至此,耗时一周,大约八、九个小时,“让生日之花遍校园”的感恩教育活动正式上线了。为了跟踪调查,我特意和第一天过生日的孩子进行了谈话,并拿到了一份“生日感言”——

                    我非常感谢同学们为我过生日,我非常感谢。还感谢父母把我养大,我会好好学习报答你们的,也会报答同学的。我心里非常开心,连同学们也早早的知道我的生日,我今天才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非常感谢老师,谢谢老师和同学们和家长、朋友和长辈啊!

                    (备注:为了确保“生日感言”的真实性,我没有对她的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任何修改,权作一个纪念。)

                    与其说这是孩子的“生日感言”,倒不如说是我的工作感言。我想:有了这一份纯洁的感谢,有了这一份质朴的心语,我会稳步走下去的。一年之后,我一定会看见孩子们的生日之花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静悄悄地绽放……[/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
                  • 经验1326
                  • 文章94
                  • 注册2009-12-29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SIZE=4]
                      作者心语: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中午的阳光刚刚移出办公室的地面,眷恋地收回了那一抹残余的温暖。这时候,小辉来了,和他一同前来的还有小超。按照约定,小辉将谈话的主题递给了我。我将折叠的纸张打开一看,心里不由得热乎起来——

                      今年寒假,我看了一本书,叫《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宇宙的奥秘,动物世界的奇妙,连太阳怎样来的都有。读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把宇宙的秘密发掘出来,再把它解秘。

                      “这几天,你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儿?”看着活泼的小辉,我充满爱意地笑着说。

                      “嗯,没有遇到什么烦心事,这几天我很快乐。”小辉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那么,这几天班上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儿呢?”这是个了解孩子思想动态的好机会,我可不能轻易放过。

                      “陈老师,我和小惠在楼道里玩的时候,不小心将防火栓的玻璃碰碎了。”小辉平静地说道,只是语气里多了些愧疚。
                  ……

                      这一幕可喜的情景,皆缘于我的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每日一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总感觉和孩子们距离似乎加大了:我不知道,孩子们每天都在想些什么;我不知道,孩子们对哪些东西充满了好奇;我也不知道,在我的背后孩子们会在班里上演着怎样的故事……作为班主任,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那无疑是失败的班主任。我得行走在学生的心田里,让他们对我有认同感,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们。

                      遇到事情的时候,我总会和孩子们一块儿商量。自“远志班”实行班级自主化管理以来,我总感觉到我仍是不能和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思想完整地融合在一起。在星期一的班会课上,我将我的想法和盘托出。没想到,孩子们全都笑嘻嘻地看着我,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无一反对地通过了我的想法。为了增加趣味性,我特意让“学习部”部长娇娇精心制作了纸签,让孩子们依次抽取“每天一聊”的谈话日期。
                  [IMG]http://www.teacherclub.com.cn/tresearch/UserFiles/00001/0001/028/036/201003/20100312230458295.JPG[/IMG]

                      “小新,4月1日。”小新拿到签条,惊喜得一吐舌头,继而一溜烟地跑到了座位上。

                      “小辉,3月12日。”“哈哈哈——”在孩子们此起彼伏的笑声中,小辉乐呵呵地跑了下去。

                      ……
                  [IMG]http://www.teacherclub.com.cn/tresearch/UserFiles/00001/0001/028/036/201003/20100312230520460.JPG[/IMG]

                      孩子最爱向知心人说知心话。当孩子敢于也十分愿意把自己最秘密的内心活动告诉你,把你当作最亲近、 最值得信任的人,那我们就真真正正地行走在了孩子的心田里。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我们和孩子间有了一种默挈的朋友关系时,就像掌握了一把神奇的钥匙,更能有助我们成功开启学生的心灵世界。

                      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看看今天小辉的表现,想想那天的情景,我不得乐了……[/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9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
                    • 经验1326
                    • 文章94
                    • 注册2009-12-29
                    手机响了
                    [SIZE=4]
                        作者心语:给孩子一点自尊,让他感受到你的浓浓爱意和期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旦孩子和您建立了朋友般的信赖关系,种种教育难题均可迎刃而解了。

                        “风儿不知向小草说了什么笑话,乐得小草前仰后合。”教室里,我正在激情解读着拟人句的用法。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全睁着充满了求知欲的眼神注视着我。

                        “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感情多深,只有这样才足够表白……”蓦地,一阵激情的音乐铃声打断了教室里的精彩。“唰——”几乎是同时,孩子们的目光争先恐后地转向了声源发生地——小涵。

                        “哗——”几乎是同步卫星样,小涵的脸色由刚才的专注转为了慌乱,只见他忙不迭地伸进裤袋里一阵鼓捣将手机掐断了。

                        我看了看,没有说什么,仍然一如既往地解读着拟人句的精妙之处。

                        “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感情多深,只有这样才足够表白……”几秒钟后,又是一阵激情的手机铃声自小涵的裤袋里传来。“哈哈哈——”这下,孩子们再也憋不住了,全都脱口大笑起来。

                        “哟嗬,这铃声可真动听呀。”我停顿了一下,微笑地说道:“要不,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知道,我再不发言可是不行的了。笑过之后,孩子们的眼神全都转向了我。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老师,看你怎么处理呢?

                        小涵一听,脸色煞白,头埋得更深了。小涵是班里“检察院”的院长,不仅学习好,篮球也玩得棒极了。兴许,他知道糗大了;兴许,他更担心我会火冒三丈,没收了手机……

                        “好了,把手机关了,咱们接着上课吧。”我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仍然接着上课。

                        ……

                        下课后,我找到了小涵。经过交流,原来是妈妈打电话,可却把下课休息的时间记错了,结果就发生了上课的那一幕令人忍俊不禁的情景。看那样子,小涵当时可是吓坏了,应该有许许多多的感触了。于是,我责成他用一张纸条将当时的“尴尬”的窘境表述出来——

                        当时,手机铃声响的时候,我真想恶狠狠地告诉打电话的那个人。我正在上课,第一次也算了,他竟然又打第二次,挂掉。第三次,我又把它挂掉。第四次,火慢慢地烧了起来。第五次,怒火中烧。第六次,火冒三丈,真想骂他一顿。第七次,忍无可忍,直接机都不关,把电板拔掉了。同学们听了这么多次铃声,而老师又说:“小涵,这铃声可真好听呀。”那时,我的表皮温度似乎到了10000华氏度,真想挖个地洞钻进去。那时,我真想把手机砸了。不过,手机砸下去我又会很心疼的,还是算了。总之,我那时的心情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哎……

                        嗬,竟然响了七次,我怎么只听见两次呢?看着这一段发自内心的告白,我再一次见证了一个孩子的心路历程。化尴尬于幽默,化冲动于智慧,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那时,我没有大发脾气,我也不会发脾气。要是倒退一年半载,也许我会火冒三丈大声呵斥,也许我还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将手机悉数没收。如今,我却喜欢“把问题当作课题”来看待。大概是缘于此,我的心态也如春风过耳般胜似闲庭信步了。教育者的幸福源自哪里?答案出奇的简单,它来源于孩子,来源于教育者的心灵。给孩子一点自尊,让他感受到你的浓浓爱意和期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旦孩子和您建立了朋友般的信赖关系,种种教育难题均可迎刃而解了。

                        春风知道花草树木的心思,大地变得生机勃勃;蓝天知道鸟儿的心思,任由它们展翅高飞;我知道孩子们的心思,孩子们在我的呵护下健康成长。[/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4
                      • 积分10318
                      • 经验550446
                      • 文章10207
                      • 注册2008-10-02
                      陈老师的帖子很精彩啊!
                      [color=red][B]付义六[/B][/color]欢迎您访问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fuyiliu2008][color=red][B]雄鹰展翅[/B][/color][/url]   班刊论坛连载:[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5&ID=225043][color=blue][B]雄鹰展翅的心灵感悟[/B][/color][/url]
                      在线情况
                      7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422
                        • 经验10779
                        • 文章1388
                        • 注册2008-10-30
                        学习了!感谢陈老师奉献这么精彩的博文!辛苦了!
                        学习蚂蚁精神,团结合作 坚持不懈!
                        在线情况
                        7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4
                          • 经验1326
                          • 文章94
                          • 注册2009-12-29
                          让问候声张扬孩子的个性
                          [size=4]
                              学生一旦置身于班级文化的氛围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

                              “起立!敬礼!开始——”清脆的音乐铃声刚刚响过,中队长媛媛字正腔圆地如此号令着。

                              “挑战自我,勇往直前!挑战自我,勇往直前!挑战自我,勇往直前!”霎时,呼声一浪高过一浪,38个孩子38个信心,38种口号声齐唰唰地震颤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里。

                              这一幕幕令人欣喜的情景每天都在“远志班”里悄然上演着。这一切,总导演是我,一个个组长是导演,一个个学生则成了充满激情的男女主角。

                              “起立!敬礼!”“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单调乏味的问候声便充斥了每一堂课。伴随着这种问候声,电铃声响了一载又一载,生机勃勃的孩子也换了一茬又一茬。行走于大街小巷,悄然兴起的音乐手机的铃声在默默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聆听着个性十足的音乐彩铃,猛然间我仿佛悟到了一种东西:何不让课堂问候声也变得如此富有个性?何不让班级文化也变得如此充满朝气与活力呢?

                              当我们走进一间间教室,我们会惊讶于种种个性十足的教室——墙壁上或者悬挂着班训班风,或者张贴着名星风采;摆成马蹄形、矩形、椭圆形的桌椅;展示学生书画艺术的书画长廊;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长廊……

                              此时,我们会难免会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这就是班级文化的真正内涵。如此所想,我们便走进了一个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其实,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上文中所言的种种形式。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其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构成一个制度化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内化并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学生一旦置身于班级文化的氛围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

                              说干就干,我和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紧接着,一个打造个性班级文化的方案便应运而生了:以小组为序,依次轮换进行;以小组为单位,各自编排个性化的问候声,做到有口号有动作;以教学周为限,每个小组创作的问候声持续一周。

                              相信孩子,孩子总会创造出一个个令人惊喜的奇迹。自去年12月份以来,在小组长的带领上,孩子们创作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个性化问候——

                               “志远志远,志向远大。”

                              “做我自己,阳光自信。”

                              “用我的力量,去战胜一切。”
                           
                              “我们不仅是同学,还是合作伙伴。”

                              “张开梦想的翅膀,放飞心中的理想。”

                              ……

                              一句句个性化的问候,一声声真情的告白,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我觉得这个想法挺不错啊!上课喊口号,会让我们更有信心,也让我们更有精神!”敏敏发来手机短信这样说道。

                              “我觉得这种做法挺有创意的,而且是全校独一无二的。既增长了我们的自信心,也激发了我们创作课堂口号的欲望。”媛媛这样说道。

                              一句句个性化的问候,一声声真情的告白,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次的幸福撞击。在这一次次幸福的撞击中,我感受到了孩子的自信心在一点点地积聚,孩子们的热情在一点点地播洒,孩子们的欢乐在一点点地增长。

                              “如果我会飞,我就要做一只遨游天空的雄鹰;如果我会游,我就要做一只快乐的海豚;如果我会奔跑,我就做一匹驰骋草原的骏马。”聆听着孩子们充满激情与自信的口号,我也会如数家珍地将一句句话语送给孩子们。

                              一个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总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掌声就快乐。从一次次个性张扬的问候声中,孩子们找回了属于自己的自信心。

                              操作要点:

                              1、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它们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2、相信孩子,孩子总会创造出一个个令人惊喜的奇迹。

                              3、从一次次个性张扬的问候声中,孩子们能找回属于自己的自信心。[/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95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