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2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
    • 经验128
    • 文章8
    • 注册2007-06-17
    真的,编辑很尽职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
      • 经验298
      • 文章12
      • 注册2007-07-28
      文章发表与否并不是重要,关键是通过写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编辑同志处处为作者着想,辛苦了。
      生活就是快乐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77417.aspx
      在线情况
      12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
        • 经验298
        • 文章12
        • 注册2007-07-28
        我刚才通过邮箱投了一篇,不知是否适合。

                你出三分之二,我出三分之一
                           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中学(313108)  邱荣珍  王海燕

            在办公室听到这样的一件事情:
          在一次期中考试中,一个数学老师(也是班主任)叫学生帮忙统计分数的时候,不小心弄丢了学生拿来的计算器。当这位学生知道计算器丢掉后,就前来向老师索要,于是就出现了以下情景。
          学生:“老师,计算器丢了,我想去买一个新的,你出三分之二,我出三分之一。市场价我已经看过了,39块,所以,你出26块,我出13块。”
          后来,老师给了他一个旧的但还可以正常使用的计算器。给他时,跟他开玩笑地说:“就算我买给你的,你给我13块吧!”
          没有想到,学生义正词严地说:“那不行,我要是出了13块,就能买一个新的。”
          听了这个案例以后,我一方面为这个学生的敢于向班主任索赔的勇气叫好,另一方面,也为这个学生的“维权”意识叫好。
          其实,对于借学生的东西并弄丢的事件,几乎每一个老师都会遇到。但是有几个老师遇到了像这样的学生呢?我自己就曾经丢掉了我的学生的一把直尺,但是这位学生过了很久才在一个适当的机会向我提起。(这学生是我的课代表,是我的一个很信任也是和我很谈得来的学生。她敢于讲真话,性格直率。)当然,因为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我也记不得了,当我笑着说陪她一把时,她拒绝了。
          从学生角度看,其实,不要说是丢了计算器这么贵重的学习用品,就是很小的一块橡皮或者一支铅笔,学生也会很心疼的。要是是同学给她丢掉的话,他肯定会叫着要人家陪。在班级管理中不是经常会遇到因为这样的事情而争吵的情况吗?但是,学习用品被老师丢了,尤其是班主任,情况就不同了,几乎没有几个学生会主动找老师要,难道是他们不在乎吗?其实他们是很想叫老师要,可是不敢呐!
          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当老师的一些行为有意无意地损害了自己的权利时,作为学生是顺从老师的权威敢怒而不敢言,还是理直气壮地与老师理论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回答应该是毫不含糊的。但是,为什么像“你出三分之二,我出三分之一”的呼声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很难听到呢?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一定的维权意识。当然,在与老师理论的时候应该讲究一定的技巧和说话艺术,要在尊重老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合理想法。
          推而广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一些想法和老师的思想有了碰撞,或对老师的问题有疑义时,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合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维护自己的话语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这是新时期的学生形象。
          出现学生不敢“维权”的另一个原因,也是重要的原因是老师没有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的话语空间。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的做到与学生平等,忽视了学生“维权”意识的培养。或者是提出过,但是因为教师的权威意识过重,学生根本没有可能感受到真正的民主与平等。教育民主思想还没有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来,所以,当学生向学生提出类似的一些合理的要求时,往往会被我们的“这个学生怎么这么没礼貌”、“还敢和老师顶嘴”的话而吓得不敢再多说一句话了。
          李镇西在一次讲座中(2007年5月26日 浙江长兴)提到的关于“教育的民主问题”中指出:什么是民主?民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说得多好啊!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既然是生活方式,就是很平常的事情,不用强调就应该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的行为。可惜,这种生活方式太稀缺了。如果我们在教育中多一点民主,多一份尊重,多一缕爱心,我们的学生就不会见到老师就怕。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就不会“忍气吞声”,而敢于说出“你出三分之二,我出三分之一”的话。
          “你出三分之二,我出三分之一。”这是一个孩子的维权意识的觉醒,更为我们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不要让自己的语言霸权掠夺了学生的话语空间。

        生活就是快乐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77417.aspx
        在线情况
        12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
          • 经验298
          • 文章12
          • 注册2007-07-28
          我昨天发的稿件被系统退信,说明稿件不能录用还是系统出错?

          This message is generated by COREMAIL email system.
          I'm sorry to have to inform you that the message returned


          你发送到bzrzy@263.com的邮件由于以下原因被退回 : bzrzy@263.com Smtp Error 4: SMTP connect error
          详情请看:http://www.126.com/help/mail_31.htm

          如果您对此有疑问,请联系网易在线客服 : http://help.163.com


          生活就是快乐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77417.aspx
          在线情况
          12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
            • 经验298
            • 文章12
            • 注册2007-07-28
            是我自己弄错了
            不是  bzrzy@263.com
            而是  bzrzy@263.net
            不好意思!
            生活就是快乐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77417.aspx
            在线情况
            12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30
              • 经验2361
              • 文章94
              • 注册2006-04-06
              [QUOTE][b]下面引用由[u]yanjing[/u]发表的内容:[/b]

              晚风老师说得极是,关于稿件能否录用的咨询,我都看腻了,能不能为编辑老师想想啊,全国那么多稿件,能回复得过来吗?[/QUOTE]

              编读往来>>>>>
              sqiang.blog.edu.cn
              在线情况
              12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5
                • 文章1
                • 注册2007-08-04
                《笛子的故事》是否收到?这里重发给你们
                笛子的故事

                江苏省如东职业高级中学   许金友
                邮编:226404  联系电话:13813734738
                地址:如东县双甸镇石甸人民路188号

                2006年3月21日,学校举办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大合唱比赛。尽管我班侥幸获得一等奖,但笛子合奏的创意却是一处明显的败笔。很多人以为我是弄巧成拙,实际上,在排练过程中,我早就知道它不会给我的节目增彩,倪永权主任曾给我善意的提醒,罗春红老师也曾给我安排了更好的取代它的创意。但最后我还是找借口推掉了罗老师的好意,坚持把“笛子合奏”安排在我班的节目中。不是我不知道好歹,而是在“笛子合奏”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只有我自己知道的故事。
                2005年9月,我接任05电子(1)班班主任。在这之前,也就是2005年7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研讨班”学习。如何把学到的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应用到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去,这是我在2005年7月份到9月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最后确定以“共创温馨家园”作为班魂,作为我开展班务工作的指针,给学生树立明确的追求目标。在班会课和各种活动的催生下,很快发挥了具大的作用,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迅速形成。仅仅一学期的时间取得了足以令全班同学鼓舞的成绩。
                然而,再好的班集体下也难免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我班林娟同学性格十分内向自卑,不能与同学很好地相处。由于不能与现实生活中的同学很好的相处,她把精神寄托在电话聊天上。一回到宿舍,抓住电话一打就是30分钟到一个小时,弄得宿舍的其它同学正常和家里联系的电话无法打进打出,意见颇大。这样一来,更加使她感到孤独,与其它同学格格不入。为此我找她谈过几次话,但收效甚微。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件,让我不得不对这个个案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今年刚开学不久的一天晚上,正值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会后,班级的分管干部向我汇报了一个情况,林娟同学知道我今晚不坐班,没有上自修,班干部很负责任,到她可能到的地方找了一遍,发现她躲在厕所里用小灵通打电话。
                学生使用小灵通有违校规,不上晚自修严重违反班纪,处理不好会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但考虑到这位同学的性格的特殊性,如果简单的对照校规班纪处罚,很可能会酿成不良的后果。经过再三慎重考虑,我背着学生打通了她家里的电话,简要地向她的家长汇报了该学生在校的表现,并邀请他第二天到学校来共同商量教育该生的方法。并再三跟家长说好,不要让孩子知道这件事,防止她会产生“自己在学校犯了错误,老师把家长喊到学校来告状”的印象。说实话我的出发点完全是请家长来共同探导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
                第二天下午,林娟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到我的办公室,告诉我一些关于林娟的一些情况。原来林娟是他们抱养的,生母总觉得把女儿把人家抱心中有愧,因此林娟在家里不能满足的要求,在生母那儿总能得到满足,反而养父母正常的教育得不到落实,这次小灵通就是她向生母要的。昨天,接到我的电话后,他们已向林娟的生母通了电话,今天上午,生母已经把小灵通拿回去了。谈话中养父母表现出许多无奈,不是自已养的,既使正常的教育也会引来流言和责备。
                我对她父母说,像林娟这样的性格内向而自卑的孩子,说教训骂越发会使她内向和自卑,教育这类孩子的最好方法是寻找她的闪光点,挖掘她的闪光点,让她发现自己的价值,在展示自我的价值时获得自信。由于招生就业办的工作太忙,当时只是与学生家长讨论讨论而已,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又过了几天,一大周结束,我正在学校门口送学生上车。这时宿舍管理员打来电话,说我班林娟不打算上了,她的妈妈来帮她拿寄宿用品的,要我去签字。
                我听后的第一感觉是:千万不能再流生了,再流生我的文明班级就泡汤了。第二感觉还是:千万不能再流生了,再流生我太没面子了,竟然所带的班级不能吸引住学生。第三感觉是:她的父母也太不懂教育了,老师教育孩子,做父母的竟然支持孩子退学。
                到了宿舍区经过了解,并不是这回事,父母并不支持孩子退学,但作为养父母又不便多阻拦,只好随她去。了解情况后,我把林娟单独叫到一处谈话,主要意思是要她理解做养父母的难处,希望她要懂事,要善解人意等等,经过苦口婆心的教育,终于使她打消了退学的念头。留下生活用品,跟妈妈回家去了。
                我正为我做成一件思想政治工作而洋洋得意,吴素丹的一句话,把我吓了一身冷汗。她说:“你怎么把她留下了?我打电话给你是想让你签字让她回去的。林娟属古怪性格的人,平时很少跟人说话,埋着头走路,心理有障碍,这种性格的人说不定哪一天什么事件想不开,极可能从四楼上跳下来,到那时你我都难脱干系。”
                我之所以吓出一身冷汗,是因为我早就有这种担忧,今天吴素丹说出这句话,证明我以前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我真有点后悔,死要面子活受罪,万一出了点什么事件太划不来了。
                当然,如果诚心逼她退学,我会想出很多方法,但作为教师的良心不允许我这样做。再说不服输的性格,让我暗暗跟自己较劲,既然留下了,我就不相信有教不好的孩子。
                并休在家,我一直在思考关于林娟的教育问题。实践告诉我,让学生走出自卑的最好的方法是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觉得自己行。王剑飞通过演讲的成功获得了自信;葛小云通过成功的团支部工作获得自信;张露同学通过旗下讲话获得自信;张雪霞同学通过大家认可的手抄报获得自信;杨海香、朱春香会劳动会做事在老师的不断的肯定下获得自信。林娟同学身上究竟有什么特长值得我给她放大的呢?思考中我突然想起林娟在入学时填的表中说过她的特长是会吹手笛。是啊,如果能在这方面给她搭建展示的平台,或许能带她走出自卑。正好那段时间,班级正在积极准备大合唱参加学校比赛,让林娟用手笛伴奏不是很好吗?
                事不宜迟,我立即拔通了她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她的养父,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让他转告林娟并休结束回校时把手笛带来。养父对我千恩万谢。
                来校时,林娟的笛子带来了,笛子并不像她所说的吹得那么好,我有些失望,但我提醒自己,绝不放过这次让林娟展示的机会。内心的失望并不影响我表面上对她的肯定和鼓励,我让她抓紧时间练习。
                可第二天,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林娟告诉我她的笛子在宿舍里给同学不小心摔坏了,并向我推荐蒋紫吉有笛子,并且吹得比她好,她自己就不吹了,让蒋紫吉吹。当时我心里很矛盾,一是据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说,伴奏的方式可能行不动,凭学生的这种水平,唱歌的和伴奏的肯定合不上,会把合唱搞砸;二是笛子伴奏并不是为合唱添彩,只是政治思想工作的一个手段,怎么能换人呢?在没有充分想好的情况下,我用一句“再说吧”暂时应付过去。
                回到办公室,我经过反复的思考,既然是为了帮助林娟的需要,因此无论如何不能让林娟轻言放弃。既然伴奏不合适,单独地吹过门不是很好吗?既然有其他同学愿意参加,也不便打击积极性,来个笛子合奏不也行吗?再说这样既使失败也不会让林娟感到难堪,增加自卑。
                主意打定,我用班费一下买了8根笛子,组织8位同学组成合奏队,当然少不了林娟。
                一切按照我的计划进行着,同学们练习得很辛苦、很积极。临近比赛,我分别请来罗春红老师和倪永权主任帮助赛前指点,没想到他们一致认为,笛子合奏的创意不好,学生吹的水准太差,建议我换新的创意,我不便当着学生的面解释,以时间太短来不及准备为由推辞了。
                比赛的结果和预料的一样,笛子合奏成了公认的败笔,所幸的是总体感觉良好,以微弱的优势获得一等奖。在学生面前我大吹特吹笛子合奏在比赛中作用,个个喜滋滋的,包括林娟,成功后的喜悦写在她的脸上。
                奇迹发生了,再也听不到学生反映林娟打电话的问题。吴素丹向我反应的情况令我心慰:林娟的变化真快,以前总是埋着头走路,独来独往,现在她常常看到和同学们手拉手、有说有笑进出宿舍区。
                在教室里我也看到对林娟具体的人来说一个十分好的现象,晚自修竟然和同座的小声的谈心。这对于其他同学也许我会制止和批评,但对她我却装着没看见。就像正常人泻肚子必须治疗,而对于刚做过肠道手术的人出现这种情况却令人欣喜若狂一样。林娟更需要的是走出自闭。
                我无法预测林娟今后如何发展,也许开学时她又会作出退学的决定。因为我相信,形成她今天这种性格,肯定是有原因的,这些因素绝大多数还依然存在。但作为班主任,我为我的努力并取得初步的成功而高兴,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典型案例。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
                  • 经验58
                  • 文章4
                  • 注册2008-01-30
                  我于一个月前,在《班主任之友》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班主任管理经验之浅谈》,到现在也不知是否被录用?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
                    • 经验58
                    • 文章4
                    • 注册2008-01-30
                    论文怎么投不进这个邮箱呢?bzrzy@263.com?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3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
                      • 经验58
                      • 文章4
                      • 注册2008-01-30
                      请编辑采稿
                                    班级管理经验之浅谈

                      新疆巴州博湖中学   刘芳
                      邮编:841400
                      电话:0996-2675393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觉得要搞好班级工作,应该坚持"一个标准",调动"两个积极性",依靠"三个方面"的力量,发挥"四套班子"的作用,还要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 ,使学生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坚持"一个标准",即是说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处理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这些年来,我坚持了一个标准,对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扭转了班风。
                          调动"两个积极性"。一是要尊重每个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要尽量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参加文体活动,使他们与你无拘无束地相处,他们必然会对你敬而近之,由此而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效应。二是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都采用征稿的形式,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再结合老师的见解,取得共识,大家共同制定和执行。学生愿意干的事,干起来热情高,干劲大,成效也好。三是要求全班同学参加日常管理轮值制度,每个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四是在各项中尽量不冷落每一个人。凡大型活动必须做到各司其职,人人有份,绝无局外之人。
                        依靠"三个方面"的力量,即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参与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我班有位同学经常迟到、旷课、不回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不想上学,恶习不改。通过《家长联系卡》由老师签注每天放学离校时间,再由家长签注到家时间,以杜绝他与坏人接触的机会,平时注意关心和提醒他,稍有进步就给于表扬和鼓励。坚持了一学期,该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还经常结合时事政治,强化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坚持正面教育和引导。如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勤奋学习等感人的事例给学生树立榜样。
                        发挥"四套班子"的作用,即指班委、团支部、科代表、小组长的作用。这四套班子是班级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模范作用如何,他们对班级管理的成效如何至关重要。在选举这些干部时,我坚持做到:人人参与竞选,力求把大家信赖的好同学推选出来,使他们一开始就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每次主题班会,每次大型活动都要求班委全部亮相并轮流登台,使每个人都能策划活动、主持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才干,把班级各项活动开展得形式多样。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还要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
                        刚上初一的陈刚胆小怕事,寡言,成绩中下。他的心里充满深深的自卑感。他认为自己的反应速度比较慢,头脑转得不够快,总是比别人慢半拍。虽然他平常总是很用功地学习,可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成绩总是不能和他所付出的努力成正比。
                        作为班主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我经常找他谈心,指出问题所在,用一些鼓励的话语肯定他的自我价值和能力,且列举他身上各种各样的优点并大加赞扬,如有上进心,乐于助人,善良,有正义感,坦诚等等,在不知不觉中使他对自己充满希望,并向他讲述伟人的事迹,如张海迪身残志坚坚持学习……要求把他们作为榜样,并助其制作自我激励卡,上面写有积极向上的话语:“只有以超人的毅力,才能获得超人的成功。”还有老师的激励话语:“相信你能成功”及学习的目标。自此,陈刚驱除了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了自信心,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2006年中考中,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被重点中学录取,实现了他的人生目标。
                        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内在潜能,每一个“后进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闪光点。何况“后进生”与好学生之间并没有根本不同,只是“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帮助和鼓励。对“后进生”严格要求,少一些当面训斥,多一些无声帮助,并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自觉发愤图强,同时班主任耐心疏导教育,对他们的每一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充分调动他们身上有待与进步和发展的因素,激发“后进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赶上班级队伍,成为优秀学生。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ALIGN=CENTER][/ALIGN]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3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8
                        • 经验150
                        • 文章56
                        • 注册2008-01-15
                        大力支持
                        大力支持[em03][em04]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3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
                          • 经验626
                          • 文章6
                          • 注册2007-12-23
                          您好:冒昧打搅,我与去年12月25日向贵刊投了一篇题为:科学调整座位  构建和谐班级。不知有无消息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34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