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P][P][ALIGN=center][B][FACE=宋体][SIZE=14pt]“无活力”的冲击(2013-11-7[/FACE][/SIZE])[/B][/ALIGN][/P][P][/P][P][/P][P][/P][P][/P][P][P][P][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4pt] [FACE=微软雅黑][SIZE=3]【摘要】多年前,怀特海曾指出,“无活力的观念”是高等教育的一大忧患,它使得师生的教和学的过程都死气沉沉。[/FACE][/SIZE][/FACE][/SIZE][/ALIGN][/P][P][/P][P][/P][P][/P][P][/P][P][P][P][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4pt] [SIZE=3]不管对于客观主义来说,“无活力的观念”是好是歹,但是它确实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冲击。“教学中令人高兴的事情之一是它提供给我们的不断与年轻人相遇的机会,但是任何在最后带给我们幸福的东西可能最初都像个祸害!”年轻教师的活力与创造力让我们恐惧,虽经验不足却极富创意,足以令我们对已有的经验体系产生怀疑,害怕改变的恐惧分离了我们与新生力量的融合。[/FACE][/SIZE][/SIZE][/ALIGN][/P][P][/P][P][SIZE=3][/SIZE][/P][P][SIZE=3][/SIZE][/P][P][SIZE=3][/SIZE][/P][P][SIZE=3][/SIZE][P][SIZE=3][/SIZE][P][SIZE=3][/SIZE][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3] 记得刚教书时,学校老班主任们总是称赞我鬼点子多,心思巧妙,我更是乐在其中,时常以自己的想法来管理班级,处理教学问题,颇有标新立异之态,殊不知老班主任们的丰富经验都是他们自身长年累月积攒的宝贵财富,虽然不够新意,却十分有效而恰当,有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他们总能知道如何扎扎实实的上完一节班会课,而不像我绞尽脑汁去丰富课堂的形式;他们总能沿用以往班级制度,适应不同班级,让管理效果显著,周周夺得红星。此时的我同样心生恐惧,担心自己的管理能力无法跟上老班主任们的脚步,尽管他们走得是如此缓慢,更担心自己亦步亦趋的模仿,无法形成自身的特色。然而,经验总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累积所得。学习、研究老班主任们的宝贵经验,可以让我们走得更稳,而失败后的体悟也不失为是一种经验,毫不尝试的固步自封永远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风格。[/FACE][/SIZE][/ALIGN][/P][P][/P][P][SIZE=3][/SIZE][/P][P][SIZE=3][/SIZE][/P][P][SIZE=3][/SIZE][/P][P][SIZE=3][/SIZE][P][SIZE=3][/SIZE][P][SIZE=3][/SIZE][P][P][ALIGN=left][SIZE=3][FACE=宋体][SIZE=14pt] [SIZE=3]不知不觉,我在新进老师眼中也成了“老班主任”,教学第四年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上上周观看新区首届青年教师演讲比赛时,内心确实受到不少冲击,一股强大的新生力量正翻滚而来,第一名的获得者是2013[/SIZE][/FACE][/SIZE]年毕业、工作不到三个月的小姑娘,亲和热情的仪态,侃侃而谈的气场,让人不得不佩服年轻的活力与冲劲,可谓后辈更有才人出。我开始像学生害怕我们一样害怕他们,恐惧内心无活力的观念会逐渐让我的教学失去光泽,但是我又暗自庆幸,正是他们的活力带来了教育的新领悟与新启程,年轻教师身上不乏可供我们学习之处,我的教学经验是时候需要“新陈代谢”了。“他可以有恐惧而不必置身于恐惧中——他的言行可以以真诚对待存在的恐惧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恐惧本身为出发点。”因此,我不再害怕自身的恐惧,直面恐惧时也不再焦躁,真诚对待存在的恐惧让内心更加通明。[/SIZE][/ALIGN][/P][P][/P][P][/P][P][/P][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