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华闲思碎语: 今天事情多,非常忙,只能匆匆忙忙写日记。[P]昨天我在乙班说:“甲班本周小测考得比咱们班好,他们班主任听说后非常高兴,马上把咱们两个班的考试分数表用手机拍照,以便做对比研究。”教室里一片肃静,大家都在沉思。我接着说:“相信大家会重视起来,不然下次没考好又被拍照,我们情何以堪?!咱们下次一定要考好,也让我们班主任拍照研究一下!”大家都笑了,脸上写满了自信。[/P][P]今天一上课前我在乙班又故作轻松地说:“加油啊!他们班主任说下次考试又要拍照研究。”学生们心领神会,有几个男生高声喊:“坚决不让他拍照!”言下之意就是下次乙班一定要考得比甲班好。看来我的激将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P][P]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起。”20多年来,我一直在学习和研究激励术,最多只能说略有小获。激励岂是那么容易的?即使有好的激励术,也可能只对有的人有效,对另外的人却无效。若学生都按老师要求照着做,那教育教学就简单了。同样的要求在不同的学生那里执行情况不一样,这就导致了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老师又不便硬性逼迫学生学习,因为逼急了学生会反感,还可能导致意外。我认为,对绝大多数智力正常的学生来说,无论哪科考70%左右的分数基本就是体力活,如高中数学中建空间坐标系求平面的法向量,就是很机械的操作,但部分学生嫌麻烦懒于动笔,一考试就出错。我经常苦口婆心地对这些学生说:“上课听懂了,不意味着真会了,只有盖住答案能独立写出来,才叫真会。然后再找两三个同类题操练一下,若能做对,就算过关了。这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问题是部分学生把我的话当成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我有时对他们开玩笑说:“我估计,用枪口对准你们,你们也不会动笔写。”学生的个性与习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师长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尽力而为。深圳高级中学 黄元华欢迎转载,但须注明原作者。欢迎关注国内外上百万师生、家长喜爱的公众号“深圳师者情怀”(sz-szqh或长按下面的二维码).20180410[/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