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44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QUOTE][B]下面引用由[U]网开一叶[/U]发表的内容:[/B]

                               71、读书笔记摘选之二

                                                    2010年10月1...[/QUOTE]
    一叶真会分析,我读书还没有这样细呢,向你学习呢。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44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4
      • 积分2856
      • 经验98578
      • 文章2804
      • 注册2008-05-22
      其实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班级管理,直接兴趣是原动力,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当然,更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之中寻找到乐趣,最终产生兴趣,这可能是最重要的方面。
      是的,如果能把学生的原动力调动起来,才能真正让学生实现自主。一叶老师的深思带给我启示,谢谢!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47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骆远[/U]发表的内容:[/B]

        最根本的方法不是给池塘里放置蜻蛙之类的小动物,而是要想方设法除了改变其位置,让它从高处自觉地向低处流,这样,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也才有可能享受到美妙的音乐和快乐的生活。

        很有道理哦!德育教育是...[/QUOTE]
         
        只是自己的一点点想法,成熟与否我没考虑过,如果真能抛砖引玉,我也觉得知足。谢谢光临,还请骆远老师多指宝贵意见呢。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448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杜林[/U]发表的内容:[/B]

           
          一叶真会分析,我读书还没有这样细呢,向你学习呢。[/QUOTE]
           
              校长真会鼓励人,我一直在向校长学习呢。当然,不管怎样,还是要谢谢您。
              我只是把自己的一点浅见帖上来,也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想到哪就到哪,这是我在论坛上游走的一个习惯呢,还请校长百忙之中多批评指正呢。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449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枫林客[/U]发表的内容:[/B]

            其实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班级管理,直接兴趣是原动力,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当然,更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之中寻找到乐趣,最终产生兴趣,这可能是最重要的方面。
            是的,如果能把学生的...[/QUOTE]
             
             
            呵呵,如能有抛砖引玉之功效,一大幸事呢。谢谢枫林客老师的鼓励,其实,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同的人真的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我个人人觉得,凡是有道理的都能对教育有所启发和帮助,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去运用,怎样去看/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45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5
              • 积分8537
              • 经验104471
              • 文章8250
              • 注册2006-09-11
              对啊,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关键是活学活用。
              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在线情况
              45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35
                • 经验14781
                • 文章1025
                • 注册2009-05-14
                第二、使学生获得成功。兴趣总是和成功连在一起。在讲到如何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文章认为可以经常给学生鼓励并为学生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机会。而且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对其进行指导和启发,使学生能够完成任务。


                分享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52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君子兰[/U]发表的内容:[/B]

                  对啊,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关键是活学活用。[/QUOTE]
                   
                  教育,的确是变化的,正如郑学志老师说说过的一句话,我记得大意是这样的,教育如果离开特定的场景,任何复制都是可笑的。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教育的方法是不同的,教育的策略是不尽一致的。
                   
                  我也不是什么活学活用,只是想把自己有关教育的东西记录下来而已,学和做虽然都很重要,但我目前还只处于第一种境况呢。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453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一棵绿树[/U]发表的内容:[/B]

                    第二、使学生获得成功。兴趣总是和成功连在一起。在讲到如何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文章认为可以经常给学生鼓励并为学生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机会。而且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恰到好...[/QUOTE]
                     
                     
                    要想学生对学生感兴趣,教师是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让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这的确需要我们老师要花一番功夫。要想学生学习好,兴趣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EM04]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454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COLOR=#0909f7][SIZE=4][B]   72、读书笔记摘选之三
                      [/B][/SIZE][/COLOR]                     [SIZE=4]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晴)


                         前两天一直没带电脑,而且电不正常,没把读书笔记选摘上来,今天把昨天的读书笔记做如下选登。

                         文章的标题是《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文章中,作者说:“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合称”,而且“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而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感知是我们认识的开端和起点,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学生的一切学习都是从感知觉开始,并以它们为基础去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品德。学生通过感知觉获得感性知识和经验。感知越丰富,越正确,不越有利于他们的学习。”
                          作者认为,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感知规律的运用。制作时一要注意对比规律,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关系的规律,三是活动变化的对象容易被感知的规律。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使用教具,其次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特点使用教具,再次应该把直观和言语结合起来,最后,还应在学生观察前使学生明确感知的任务。

                          根据这些注意事项,感知越丰富越细致,对事物认识越正确和完整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种器官协同活动,不仅可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感性认识,而且由于各种感觉相互校正,还有助于提高感性认识的准确性。
                           文章认为,要使学生获得感知到鲜明生动,可采用以下方法:图表直观法;形象语言法;求知兴趣法。

                        [i][COLOR=#ff0000][SIZE=5][B]读书感想:[/B][/SIZE][/i]

                         以前,我一直错误地认为,感觉是对事物总体印像,而不像文章中所说的那样,而对知觉的理解更是肤浅,现在,经过学习之后,对感觉和知觉有了一个较明确的认识。其实在教学过程 中,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注意感知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尤其是在进行课件教学过程中,如果课件内容受多种鲜明色彩的图片的影响,这不仅不会对教学有帮助,反而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否使用课件,训练学生的思维是最重要的内容,而知识只是一个载体,因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孩子们学习的方法,他们便会以书面知识和自己感知到的知识进一步深入思考,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老师就像是导游一样,把美丽的风景交给游客,让其进行观赏,鉴别,最后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的旅游时的愉悦。仔细一想,自驾游的风行是否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呢,是不是会有一些启发呢?
                      [/SIZE][/COLOR]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455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SIZE=3]               [B][COLOR=#0909f7][SIZE=4]73、读(书)贴感想摘录之三
                        [/SIZE][/B]                 [SIZE=4](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晴)[/SIZE]             [/COLOR][/SIZE]
                        [SIZE=3][/SIZE]
                        [SIZE=3]             [B] NO.1由杜林校长的好课观想到的[/B][/SIZE][SIZE=3][/SIZE][B] [/B]
                        [B]
                        [/B][SIZE=3]   今天,从杜林校长的主题贴中发现了校长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现将其摘录下来,启发自己更好的思考和成长。[/SIZE]
                        [SIZE=3]   校长在陪教研室同志听课后即兴总结出他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我个人觉得他的这种观点对我们很有启发和帮助。[/SIZE]
                        [SIZE=3]   “一是课堂上教师要能沉得住气,自己先不乱,要做到有人没人听课都一个样。二是课堂要力求简单,朴实,不要太复杂。复杂就会吃夹生饭。教师课前要做复杂,要备好课,课中才能简单而有效。如魏书生老师的语文课,就是那么几个动作,但学生的思维却不停地转动。三是课要上得生动,有趣。孙双金老师评价一节好课,就是小手直举,小眼放光,小脸通红。这是一种能听到师生生命成长拔节的声音和触摸到师生呼吸的最佳状态。四是要紧扣目标开展教学。这样就不会散和做无用功。五是要注重教师的讲及点拨的时间。一般来讲四十分钟的课,教师占用的时间不能超过十五分钟为宜。”[/SIZE]
                        [SIZE=3] [COLOR=#ff0000] 贴人感悟:[/SIZE][/COLOR]
                        [SIZE=3]   我觉得校长的评价十分准确。一堂课是否是成功的,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更需要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校长的五个方面来考虑,我觉得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课堂其实不是属于教师个人,而是师生进行思想、情感及灵魂交融地平台,更是师生共生共长的舞台。我们应该要树立“课堂是我们的”思想,无论是谁来听课,或是无人听课,课堂就是我们和学生共同创造快乐,分享收获喜悦的胜地,所以不以是否有人听课而有所变化,当然,这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有关系的。其次,我很欣赏“三小”观点(小手直举,小眼放光,小脸通红),无疑,遇上这样的境况,师生之间的交流是通畅通无阻,学生的思维是被点燃的火把,知识的传承变成了次要的东西,课堂早就成了学生展示自信,享受课堂快乐的文化大餐,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享受,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不仅要提前备课,深入思考,考虑重难点,深入浅出地讲解,科学恰当地点拨,还要分析学情,从学生的经历,感受,知识及能力水平进行准确地定位,给学生一个明确而能企及的方向,最终,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SIZE]
                        [SIZE=3]   虽说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我们不得不从教育规律出发,遵循规律,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最后将平常的每一堂课都上成精品课,久而久之,不想优秀都难。 这是我们应该要努力的方向。[/SIZE]
                        [SIZE=3]    呵呵,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可能很好的理解和诠释校长的好课论,仅当是对自己的启发和提醒。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SIZE]
                        [ 此贴最后由网开一叶在2010-10-22 10:00:24编辑过 ]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456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B][COLOR=#0909f7][SIZE=4]              74、读书笔记摘选之四[/SIZE][/COLOR][/B]
                          [B][COLOR=#0909f7][SIZE=4][/SIZE][/COLOR][/B]
                          [B][COLOR=#0909f7][SIZE=4]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SIZE][/COLOR][/B]
                          [B][COLOR=#0909f7][SIZE=4][/SIZE][/COLOR][/B]
                          [B][COLOR=#0909f7][SIZE=4][/SIZE][/COLOR][/B]
                          [B][COLOR=#0909f7][SIZE=4][/SIZE][/COLOR][/B]
                          [B][COLOR=#0909f7][SIZE=4]                    [COLOR=#000000]学生观察力的培养[/SIZE][/COLOR][/COLOR][/B]
                          [B][SIZE=4][/SIZE][/B]
                          [B][SIZE=4]    [/SIZE][/B]
                          [SIZE=4][B]   [/B]今天学习了怎样培养观察力的文章,文章指出:"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培养观察力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明确观察任务,这是激发学生观察兴趣的首要条件,目的越明确,观察效果越好,目的不明确,学生容易东看看西瞧瞧,抓不到要领,得不到收效。第二、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可采用时间推移法,地点转移法、寻根溯源法、全面综合观察法。第三、引导学生观察时善思,使思维与观察相互渗透。最后,要边观察边作记录,并及时写出观察报告或文章。"[/SIZE]
                          [SIZE=4][/SIZE]
                          [SIZE=4]  [B][COLOR=#0909f7] 读书感想[/SIZE][/B][/COLOR]
                          [COLOR=#0909f7][SIZE=4][B]  [/B]  [COLOR=#000000]今天读完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的方法,其实对自己也有帮助,观察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延伸到课堂教学,观察不仅仅要求学生参与活动时学会观察,而且更重要的是老师要学会观察,一是观察学生上课时的精神状态,从学生的神情之中发现学生的听课情况,便于及时调整或是采取恰当方法开展教学,二是观察后进生的学习,尤其是采用全面综合观察法,在课堂上更多的关注他们,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三、及时将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反思并写成教学后记,这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笔财富,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是大有裨益的。[/SIZE][/COLOR][/COLOR]
                          [SIZE=4][/SIZE]
                          [B][COLOR=#0909f7][SIZE=4]   [/SIZE][/COLOR][/B]
                          [SIZE=4][/SIZE]
                          [SIZE=4]    [/SIZE]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