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华闲思碎语,20180622[P]近日非常忙!譬如昨天,清早批阅两个班的作业与改错本,然后上完两节数学课,接着备课与试做下午考试的试卷。下午参加数学备课组会议和支部党员会议,然后监考(3:00-5:00考数学),监考完毕以后马上批阅试卷(期间为了省时以饼干充当晚饭),晚上八点左右才阅完。中午还抽空阅读《鲁迅评说八十年》。晚上九点到家后写日记和编选微信公众号文章。一整天忙下来感觉非常快乐充实!越忙越快乐,有事忙是好事,人就怕闲着。一闲着就会空虚迷茫,社会上的麻烦事都是那些吃饱喝足了、无事可干的人制造出来的。[/P][P]有人说,当今社会人人都忙,第一类人忙于生存,第二类人忙于享受,第三类人忙于实现人生价值。因此,我把人生的奋斗目标大致分为如下三种:[/P][P]• 为生存而奋斗[/P][P]• 为活得好(享受)而奋斗[/P][P]• 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奋斗[/P][P]我估计,在当下的中国,第一类人占到85%,包括绝大多数处于温饱线附近的人们;第二类人占到13%,这类人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成天想的就是提高自己和亲友们的生存质量,如追名牌、享受美食、国内外旅游等,这类人主要停留在感官享受的层次;第三类人只占到2%,这类人物质上不一定特别充裕,这也不是他们所在乎的,物质财富只要能满足他们生活所需即可,他们追求的是承担社会责任,推进社会进步,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误解与阻力,但他们有思想准备,虽九死其犹未悔。他们是精神的富翁,关注人类命运,满怀悲悯与责任。不必讳言,现在的我(不是过去的我)属于第三类人。[/P][P]说到忙,我自然想起当今中语界三位赫赫有名的大师级人物:李镇西、余映潮、王开东。李镇西老师几十年来每天时间排得满满当当,即使在机场候机室和飞机上都在构思写文章,他忙并快乐着,李老师的乐观勤奋与教育情怀已经和正在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校长、老师走向成功!我只是从网上读过余映潮老师的少量文章,得知这是一位发表文章1500多篇、寒冬腊月在没有空调的屋子里都坚持写作的语文名家。王开东作为70后的超级名师,其才华与思想早已传遍大江南北,尤其令人钦佩的是他的微信公众号日更一篇,每篇都是三五千字,并且有文采,有深度,评点时事,谈教论学,处处闪耀着才情与智慧。三位名家都已文名满天下,这么多高质量的输出看似举重若轻,信手拈来,其背后是长期如饥似渴的积累与惜时如金的勤奋。[/P][P]这三位老师,除了与李镇西老师有过几次微信联系,我与他们均无其他任何联系,我无求于他们,我们更无求于我,我是发自内心地佩服他们,其人格、思想与精神的确深深地影响了我。他们的成就与美名,很多校长、局长,乃至厅长、部长都可能望尘莫及。无疑他们都属于第三类人。[/P][P]我在想,我们普通人只要有他们一半的勤奋 ,当然达不到他们的高度,但小有名气、著书立说应不成问题。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实在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因此,普通人没有他们那种吃苦耐劳的拼劲,不优秀、无成果就在情理之中。作为资质平平的普通人,连勤奋都拼不过人家,就更轮不上拼天分、拼才华了。黄元华闲思碎语,20180622[/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