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师语丝338:教育的底牌[P]
[/P][P] 打牌中,是不能让对方知道你的底牌的,倘若知道了你的底牌,一定会输的很惨。[/P][P]
[/P][P] 教育中也是如此,对孩子千万不能让他知道你的底牌。[/P][P]
[/P][P] 我当班主任时,一个孩子很懒惰,作业不做,上课睡觉,一点精神都提不起来。叫其家长来,商讨怎样共同教育。[/P][P]
[/P][P] 他的父亲来了,对着我和他儿子,张口就说:“老师,孩子能上则上,上不了,就回家,我给他买个拖拉机,拉麦秆到我们村纸厂,一天也能挣300元钱的。”[/P][P]
[/P][P] 原来如此,孩子不努力的症结找到了,看来这位父亲经常给他孩子亮这样的底牌。[/P][P]
[/P][P] 我让孩子先回教室,和这位父亲谈谈。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教育孩子千万不要让他知道你的底牌,你一定要牢记,回去对孩子换一种说法,要不,会害了孩子一辈子。这位父亲同意我的建议。[/P][P]
[/P][P] 孩子回家,吃饭时这位父亲叹息说现在拉麦秆生意难做。对孩子的母亲说,原想让孩子毕业拉麦秆过日子,现在泡汤了,孩子只有努力上学才有出息。孩子当面听着,接着这对父母对孩子又鼓励一番。[/P][P]
[/P][P] 孩子返校,我又给他做一番思想工作。这孩子马上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努力勤奋,成绩提的很快。[/P][P]
[/P][P] 孩子心智还很不成熟,一旦让孩子知道了家长的底牌,那么害的还是孩子。[/P][P]
[/P][P] 有一个村庄,与一所著名高中相邻,这所高中,是百年名校,很出人才,且非常难以考进去。[/P][P]
[/P][P] 后来,名校要扩大规模,要征村庄的地。村里的有识之士联合村民,提出要求:征地可以,但条件是村里的子弟无论成绩是否达到名校的分数线,一律可以进名校学习。名校为扩大规模,只好答应。[/P][P]
[/P][P] 这本来是家长们应该知道的底牌,结果,有家长回家给孩子炫耀说:孩子,将来无论你成绩高低都能上这所著名高中的。这个消息,马上像长了翅膀一样,村里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了,很少有孩子再努力学习了。[/P][P]
[/P][P] 几年以后,这个村庄里的子弟虽进了这所名校学习,但很少有考上大学。以前,这个村庄是靠孩子自己的本事考进来,孩子们非常努力,考上名牌大学的很多,很出人才。[/P][P]
[/P][P] 这个村庄的有识之士,非常后悔,这争来的是什么优惠啊?反而害了孩子们,想取消,但很多家长坚决不同意,特别是成绩差的家长。当一个村庄的孩子们知道了这个优惠的底牌,害的是一个村庄的孩子。[/P][P]
[/P][P] 《道德经》中曾有这么一句话:“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意思是说鱼儿不能脱离深潭,治国的利器不能随便拿给人看。所以,底牌,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亮的,也是不能让对方知道的。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是不能轻易亮底牌的。[/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