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2][B] 5月16日[/B]
[B] 苹果中的星星[/B]
省技能大赛以16个一等奖的骄人成绩收场。“下班后全专业部老师到校门口迎接凯旋的师生归来。”这样的要求无论于情于理没有丝毫过份之处。
夕阳的映射下终于迎来了衣锦还乡的队伍,一张张年轻而充满喜悦的脸庞从身边走过。“杨老师,你们怎么站在校门口?”春风满面的霍灿穿过人群,站在我面前不解的询问。比较起那些视而不见从身边走过的学生,霍灿的热情让我温暖的同时心生感动。
最后一个走下车的是我班的豆豆,他一脸的不悦早已把比赛的得失清清楚楚的写在脸上。三年的师生,不用多问,虽然捧回了一等奖的奖杯,但这看似完美的结局中一定有着不如人意的苦涩。先行下车的孩子与班主任在校园内拥抱、寒喧,尽管豆豆的成功是我期待和钟意的,但我仍然不习惯用这种过于过于热络的方式作为我们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方式和纽带。尽管也想走过去安慰一下这个落寞的大男孩儿,但混乱的笑声和尖叫声打消了我的念头,我悄悄的避开人群,推车离开。
“老师。”偱声转身时,豆豆手捧鲜花小跑着追到大门口。“看你下车时一脸的不高兴,成绩不理想吗?”没有寒喧,我直奔主题。“嗯,一等奖第七名。”豆豆咽回了硬挤出来的微笑。“找到原因了吗?”此时的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来得真实和必要。“我和搭档一直在准备全国比赛的车型,省赛的项目练得很少……”豆豆如实道来。“没关系,至少为国赛积累了经验呀……”“恩。老师,这花送给你。”豆豆随手递过了热闹的迎接队伍送上的鲜花。
作为参加了两届省赛的元老级人物,豆豆无论是从参赛经验还是专业知识上来讲都具备更多的优势,可结果却是他和搭档与众望所归的成绩擦肩而过。今天上午刚刚忙碌完现任班级的值周工作,豆豆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老师,现在有空吗?我想找你说会儿话。”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豆豆很快出现在了办公室,我俩站在角落小声的聊了起来。
“老师,我不想去参加国家级比赛了。”豆豆迟疑的说。“就因为省赛的成绩不理想吗?”“也不全是,突然就觉得挺没意思的,我想去上班了。”豆豆的回答并不让人意外。试想我们做老师的,在原本胜劵在握的比赛中失利,身为成年人的我们是否会做到斗志昂扬的继续正常的工作呢?对于豆豆而言,与其说他是被比赛挫伤了锐气,不如说是比赛的结果让他感到颜面无光。说到底,他找我聊天的目的绝不是让我帮他坚定放弃国赛的信念,而是重燃投身比赛的热情。
“事实上,我认为这次比赛的失利对你是件好事。如果今年的省赛仍然延续去年的辉煌,你会不自觉的飘飘然,而结果必定是在重大的国家级比赛中摔跟头。用省赛的失败换取国赛的成功这样的代价值得而且必要。”失败是无法更改的,既然这样,一味的埋怨或指责于事无补。对于豆豆而言,他需要的切实的帮助,而这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老师,你怎么也这样说呀,这两天我爸妈也一直在说省赛的失利是好事。”豆豆进门时阴沉的脸终于放晴。
我不是要培养豆豆盲目乐观、推卸责任的品质,也不是简单的要为豆豆减轻心理负担,我只是想告诉他即便是失败的经验也一样可以成为前行的动力和基石。在失败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谁能说这略带痛楚的感悟不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呢?
横向切开的苹果中赫然呈现的那颗星星,一定是我们用颠覆常规的手法和角度收获的意外之喜。人在旅途,不能选择的是窗外的风景,可以选择的是取景的角度和心境,只要用心去尝试,一定会发现那颗蕴藏在苹果中的星星。
[/SI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