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73
    • 经验3758
    • 文章155
    • 注册2011-01-30
    [QUOTE][B]下面引用由[U]书香入梦[/U]发表的内容:[/B]

    【心语茶馆】之“今日书摘”宁静的校园、温馨的家,使他可以潜心著作,精心讲学。不过,他的思维却不像恋巢的燕雀,只在狭窄的校园回旋;他似鲲鹏展翅,翱翔于宇宙,他纵览中国古今教育,针对时弊,介绍世界教育新思...[/QUOTE]
       整日只在狭窄的校园回旋,只能是一位教书匠而已。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自己的思想。而教育思想绝对不会在狭窄的校园里产生。
    期待花开
    在线情况
    1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73
      • 经验3758
      • 文章155
      • 注册2011-01-30
      [P][QUOTE][B]下面引用由[U]weisimao[/U]发表的内容:[/B]

      心语茶馆]之“今日书摘” 读《陶行知传》p43   原创:我们很幸运山东——魏秀凤 摘抄 :我们生在此时,有一定的使命,就是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予后代,这是...[/QUOTE]
      [/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5]是啊,一路奔跑!朝着自己早已确定好的目标![/FACE][/SIZE][/P]
      期待花开
      在线情况
      1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2582
        • 经验52148
        • 文章2522
        • 注册2008-12-16
        [QUOTE][B]下面引用由[U]weisimao[/U]发表的内容:[/B]

        心语茶馆]之“今日书摘” 读《陶行知传》p43   原创:我们很幸运山东——魏秀凤 摘抄 :我们生在此时,有一定的使命,就是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予后代,这是...[/QUOTE]
        也在感悟中:奔跑是人生最美的姿态。
         
         感谢有您的一路同行。

         [URL=http://blog.sina.com.cn/u/1764588987]博客:一凡教育行走http://blog.sina.com.cn/u/1764588987[/URL] 欢迎您的光临!
        在线情况
        1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9
          • 积分11030
          • 经验227970
          • 文章11170
          • 注册2008-12-25
          [P][P][P][P][P][ALIGN=center][SIZE=4][心语茶馆]之[今日语录][/SIZE][/ALIGN][/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SIZE=4][/SIZE][P][SIZE=4][/SIZE][P][ALIGN=center][SIZE=4]《陶行知传》摘抄1[/SIZE][/ALIGN][/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SIZE=4][/SIZE][P][SIZE=4][/SIZE][P][ALIGN=left][SIZE=4]陶行知推行教学合一的三个理由:[/SIZE][/ALIGN][/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SIZE=4][/SIZE][P][SIZE=4][/SIZE][P][ALIGN=left][SIZE=4]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过程,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问题,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到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SIZE][/ALIGN][/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SIZE=4][/SIZE][P][SIZE=4][/SIZE][P][ALIGN=left][SIZE=4]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对于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管,则先生收效甚微,学生苦恼。[/SIZE][/ALIGN][/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SIZE=4][/SIZE][P][SIZE=4][/SIZE][P][ALIGN=left][SIZE=4]第三,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SIZE][/ALIGN][/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SIZE=4][/SIZE][P][SIZE=4][/SIZE][P][ALIGN=left][SIZE=4](P24)[/SIZE][/ALIGN][/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SIZE=4][/SIZE][P][SIZE=4][/SIZE][P][ALIGN=left][SIZE=4]感悟:教学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启发引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利所学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加以引导,能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而能做到以上两点,教师必须要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不断更新理念与知识,与时俱进,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永远保持新的生命力。(贵州龙福莲推荐)[/SIZE][/ALIGN][/P][P][/P][P][/P][P][/P][P][/P]
          [ 此贴最后由春兰在2012-5-29 9:50:42编辑过 ]
          因爱而生,为爱而活。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6722
          在线情况
          1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9
            • 积分11030
            • 经验227970
            • 文章11170
            • 注册2008-12-25
            [P][P][P][ALIGN=center][FACE=Arial][COLOR=black][SIZE=4]【心语茶馆】之【今日语录】[/FACE][/SIZE][/COLOR][/ALIGN][/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SIZE=4][/SIZE][P][SIZE=4][/SIZE][P][ALIGN=center][FACE=Arial][COLOR=black][SIZE=4]《陶行知传》摘抄2[/FACE][/SIZE][/COLOR][/ALIGN][/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P][FACE=Arial][COLOR=black][SIZE=4]       我们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第一种不必说了,第二第三两种也都不是最高尚的。依我看来,今日的教育家,必定要在下列两要素当中得了一种,方才可以算为一流的人物。[/FACE][/SIZE][/COLOR][/P][P][SIZE=4][FACE=宋体][COLOR=black](一)   [/SIZE][/FACE][FACE=Arial][COLOR=black]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我们在教育界任事的人,如果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FACE][/COLOR][/COLOR][/P][P][SIZE=4][FACE=宋体][COLOR=black](二)   [/SIZE][/FACE][FACE=Arial][COLOR=black]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要晓得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土地,有一个未受教育的人民,都是由于我们没尽到责任。…… [/FACE][/COLOR][/COLOR][/P][P][FACE=Arial][SIZE=4][COLOR=black]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P29[/FACE])[/SIZE][/COLOR][/P][P][FACE=Arial][COLOR=black][SIZE=4][/FACE][/SIZE][/COLOR][/P][P][FACE=Arial][COLOR=black][SIZE=4][/FACE][/SIZE][/COLOR] [/P][P][FACE=Arial][COLOR=black][SIZE=4]感悟:陶老师心中认同的一流教育家一要具有勇于打破常规,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创造,拥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去践行的,所以他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一流的教育家。作为教师,我们就把陶先生所说的这两种精神作为我们的追求目标。陶先生就是一个既有创造精神又有开辟精神的教育家。(贵州龙福莲推荐)[/FACE][/SIZE][/COLOR][/P]
            [ 此贴最后由春兰在2012-5-29 9:50:07编辑过 ]
            因爱而生,为爱而活。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6722
            在线情况
            1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9
              • 积分11030
              • 经验227970
              • 文章11170
              • 注册2008-12-25
              [P][P][ALIGN=center][FACE=Arial][COLOR=black][SIZE=4]【心语茶馆】之【今日语录】[/FACE][/SIZE][/COLOR][/ALIGN][/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SIZE=4][/SIZE][P][ALIGN=center][FACE=Arial][COLOR=black][SIZE=4]《陶行知传》摘抄3[/FACE][/SIZE][/COLOR][/ALIGN][/P][P][SIZE=4][/SIZE][/P][P][SIZE=4][/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4]登上烽火台眺望,长城蜿蜒伸向远方。这巍峨高耸、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不都是靠一块块砖石垒砌而成?他忽然悟出一个道理:凡事要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正如古人,如无高瞻远瞩的目光,怎获得筑万里长城以防外寇的构思?但若不脚踏实地,一砖一石地垒,又岂有雄视亘古的建筑壮举?……[/SIZ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4]如今注重社会改造的人不少,但肯从年处着手的人太少。教育是共和国的长城,但也得一块砖一块砖地砌筑……[/SIZ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4]他从中华教育改进社的众多纷繁的应兴应革的事项中,看准一件具体的事,那就是倡导平民教育。他决定全力以赴大干一番,他自信,一定会有奇迹出现。[/SIZE][/FACE][/P][P][SIZE=4][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P30-31[/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4][/SIZ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4]感悟:这段话既体现了陶先生的远大抱负,也让我明白做什么事情,除了树立远大目档标,重要的是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无论是读书、写作,都需要这样的眼光和恒心。(贵州龙福莲推荐)[/SIZE][/FACE][/P]
              因爱而生,为爱而活。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6722
              在线情况
              19
              • 头像
              • 级别
                • 财富9
                • 积分11030
                • 经验227970
                • 文章11170
                • 注册2008-12-25
                [P][P][P][ALIGN=center][FACE=Arial][COLOR=black][SIZE=4]【心语茶馆】之【今日语录】[/FACE][/SIZE][/COLOR][/ALIGN][/P][P][SIZE=4][/SIZE][/P][P][SIZE=4][/SIZE][P][ALIGN=center][FACE=Arial][COLOR=black][SIZE=4]《陶行知传》摘抄4[/FACE][/SIZE][/COLOR][/ALIGN][/P][P][SIZE=4][/SIZE][/P][P][SIZE=4][FACE=Times New Roman]“我们生在此时,有一定的使命,就是运用我们全副精神,来挽回国家厄运,并创造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社会交与后代,这是我们对于千万年来祖宗先烈的责任,也是我们对于亿万年后子子孙孙的责任。”([/SIZE][FACE=Times New Roman]43[/FACE][FACE=Times New Roman]页陶先生写的家书)[/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4][/SIZE][/FACE][/P][P][SIZE=4][FACE=Times New Roman]“我们要建设一个真正的五族共和,最要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建筑四通八达的道路,二是实行四通八达的教育。道路可以沟通物质上的需求和供给;教育可以沟通精神上的贡献和缺乏。拿教育的精神和方法来把五族的同胞都培养到一个相知、相爱、相敬的地位,都培养到一个亲兄弟的地位,是我们五族教育界的责任。”([/SIZE][FACE=Times New Roman]45[/FACE][FACE=Times New Roman]页陶先生在张家口的演讲)[/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4][/SIZE][/FACE][/P][P][SIZE=4][FACE=Times New Roman]平民教育运动,后浪推前浪地在全国开展,只看开封一地就可知道了。他[/SIZE][FACE=Times New Roman]1924[/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3[/FACE][FACE=Times New Roman]月在开封四日,对[/FACE][FACE=Times New Roman]90[/FACE][FACE=Times New Roman]多个县的教育局长演讲,当场有[/FACE][FACE=Times New Roman]73[/FACE][FACE=Times New Roman]逐步形成县命令全县学校都要附设平民学校,[/FACE][FACE=Times New Roman]64[/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个县认定全县不识字的人都要受到《平民千字课》的教育。以数字推算,[/FACE][FACE=Times New Roman]30[/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万人的教育种子已经撒下去了![/FACE][/FACE][/P][P][SIZE=4][FACE=Times New Roman]中国贫民教育,提倡了[/SIZE][FACE=Times New Roman]20[/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还是局部的、小规模的试验:有了他的奔走、呼号、上上下下的发动,又深入民间,扎扎实实地研究、试验、推广,一两年间,就发展成为如火如茶的全国规模的运动了,这不能不令教育界人士所折服。([/FACE][FACE=Times New Roman]P46[/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4][/SIZ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4]感悟: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到陶老师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及他对中国教育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责会感与使命感,我想应该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会鞭策我们自觉去思考去努力做好身边的事情,提醒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我们的责任是教书育人,而不只是教书匠,我们的责任是为国家未来培养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而教师本身就得时时处处做好学生的榜样,用我们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的人格,用我们的心灵去唤醒学生的心灵,教给学生一些一生受用的东西。(贵州龙福莲推荐)[/SIZE][/FACE][/P][/P]
                因爱而生,为爱而活。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6722
                在线情况
                2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9
                  • 积分11030
                  • 经验227970
                  • 文章11170
                  • 注册2008-12-25
                  [P][P][P][P][ALIGN=center][FACE=Arial][COLOR=black][SIZE=4]【心语茶馆】之【今日书摘】[/FACE][/SIZE][/COLOR][/ALIGN][/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SIZE=4][/SIZE][P][ALIGN=center][FACE=Arial][COLOR=black][SIZE=4]《陶行知传》摘抄5[/FACE][/SIZE][/COLOR][/ALIGN][/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陶知行在[/SIZE][FACE=Times New Roman]20[/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代初就十分注重社会调查。张大哥一家的深刻印象使他加深了这一认识:占总人口[/FACE][FACE=Times New Roman]85%[/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农民是如此的贫困,如此的没有文化,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入手。这时,他虽然正在全力推行城市的平民教育运动,但一个改造乡村教育的设想,已在他心田上播下了壮实的种子,在默默地酝酿着……[/FACE][/FACE][/P][P][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经过陶知行心血的浇灌,这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SIZE][FACE=Times New Roman]1926[/FACE][FACE=Times New Roman]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12[/FACE][FACE=Times New Roman]月,陶知行连续发表了四篇文章:《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我们的信条》《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试验乡村师范答客问》。他主张“乡村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他希望从事乡村教育的人要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要向农民“烧心香”,“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他还提出一个宏伟的计划:“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叫中国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华民国的伟大的新生命”。这是他设计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FACE][/FACE][/P][P][SIZE=4][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P51[/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4][/SIZ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4]感悟:从这两段文字,充分体现了陶知行先生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和历史使命感,感受到他对贫民百姓那份同情心与仁爱之心,以及改造中华民国的伟大的新生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他“爱满意天下”的教育情怀。在读本书之前,只知道他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是人民教育家,却没想到他是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克服那么多的困难,为中国教育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尤其感动的是他的“要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要向农民‘烧心香’的那份虔诚,越读越感动,越读越敬佩。陶先生再次告诉我们,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在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当把提高全民素质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有责任心与使命感,还要有时代的紧迫感,只有这样,才会时时鞭策我们要不断吸取新知识,要与时俱进,要尽心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尽好我们育人的责任,才不枉为人师。(贵州龙福莲推荐)[/SIZE][/FACE][/P][P][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3][/FACE][/SIZE][/ALIGN][/P][P][/P][P][/P][/P]
                  因爱而生,为爱而活。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6722
                  在线情况
                  2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2582
                    • 经验52148
                    • 文章2522
                    • 注册2008-12-16
                    [QUOTE][B]下面引用由[U]春兰[/U]发表的内容:[/B]

                    【心语茶馆】之【今日语录】《陶行知传》摘抄3登上烽火台眺望,长城蜿蜒伸向远方。这巍峨高耸、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不都是靠一块块砖石垒砌而成?他忽然悟出一个道理:凡事要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正如古人,如无...[/QUOTE]
                    是啊,也在感悟着:认准一件事,持之以恒,总有进步。
                     
                     感谢有您的一路同行。

                     [URL=http://blog.sina.com.cn/u/1764588987]博客:一凡教育行走http://blog.sina.com.cn/u/1764588987[/URL] 欢迎您的光临!
                    在线情况
                    2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3
                      • 经验27075
                      • 文章154
                      • 注册2011-02-12
                      [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5[/SIZE][FACE=Times New Roman]月[/FACE][FACE=Times New Roman]16[/FACE][FACE=Times New Roman]日[/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心语茶馆】之“今日书摘”[/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依我看来,教学做合一,有三个理由:[/SIZE][/FACE][/P][P][FACE=宋体][FACE=Times New Roman][SIZE=3]第一,[/FACE]   [/FACE][/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过程,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SIZE][/FACE][/P][P][FACE=宋体][FACE=Times New Roman][SIZE=3]第二,[/FACE]   [/FACE][/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对于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管,则先生收效甚微,学生苦恼。[/SIZE][/FACE][/P][P][FACE=宋体][FACE=Times New Roman][SIZE=3]第三,[/FACE]   [/FACE][/SIZ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选自《陶行知传》[/FACE][FACE=Times New Roman]P24[/SIZ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感悟】陶先生的观点到今天还能启迪我们的教育者。从他的话中我悟到以下几点:[/SIZ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1[/SIZE][FACE=Times New Roman].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不能把现成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引导他们通过找到方法,运用方法来解决问题,让他们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SIZE][FACE=Times New Roman].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定教”。学生的兴趣点就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为了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然后从学生的兴趣点中分析其与学科相关的知识、技能、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信息,在学生感兴趣的认知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当然,我们确定的这个点不能一次贪多求全。一次哪怕只找到其中一点,在不同时段,不同场合,用不同的观察点去激发学生、关注学生,科学地评价学生,学生会慢慢找到学习的兴趣和成功的体验。[/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3. [/SIZE][FACE=Times New Roman]做老师的要不断学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不仅要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人际交往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学生感觉老师[/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的知识是活的知识,是新的知识,是有吸引力的知识,他才会从对老师的敬佩中不断引发新的学习行为并不断进步。他才会做一个以学习新知识为乐趣的人。[/SIZ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总之,教与学的合一,要以学定教,以教促学。老师不是知识的二道贩子,学生也不是知识的接收器,师生只有在不断的思考、交流、实践和体验中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样老师将是有成就感的教师,学生也将成为有兴趣的学习者。[/FACE][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Times New Roman]白兰推荐[/FACE][/FACE][/P]
                      http://blog.sina.com.cn/u/2305673343
                      在线情况
                      2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3
                        • 经验27075
                        • 文章154
                        • 注册2011-02-12
                        [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5[/SIZE][FACE=Times New Roman]月[/FACE][FACE=Times New Roman]24[/FACE][FACE=Times New Roman]日[/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心语茶馆】之【今日书摘】[/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乡村教育的)生路在哪里?他认为就是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于是,陶知行以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为实验基地,从实践中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教学做合一”等[/FACE][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Times New Roman]“生活教育”的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创立了“生活教育”体系,成为举世闻名、独放异彩的教育学派。[/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Times New Roman]传统教育的弊病是教育与生活分离。改良者提出了“教育生活化”和“教育即生活”的口号。而生活教育却要使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生活教育者主张把鸟放回大自然里,让鸟儿在广阔无际的天空和木里自由地飞翔、歌唱。[/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摘自《陶行知传》[/FACE][FACE=Times New Roman]P65-67[/FACE][/FACE][/P][P][FACE=宋体][SIZE=3]【感悟】生活和社会是教育之源。教育学生就是让他们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挖掘生活中的教育元素,比如在英语教学中每个话题与生活中的联结点在哪里,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教学做合一”,通过教学活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什么样的影响都可以做为我们思考的内容。又比如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中、在个人及同伴间探索的“教学做”[/FACE]中去感受、分享、提升,并帮助自己和他人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做到“教学做合一”,我们将不再是费力不讨好的“车夫”。[/SIZE][/P][P][FACE=宋体][SIZE=3]另附陶行知的诗[/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拉车》[/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一)[/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先生拉洋车,[/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满身汗如雨,[/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拉他一辈子,[/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马路知他苦。[/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二)[/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学生坐洋车,[/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风凉而舒服。[/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坐他一辈子,[/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还是不知路。[/FACE][/SIZE][/P][P][SIZE=3][FACE=宋体] [/FACE]                                    --[FACE=宋体]白兰推荐[/FACE][/SIZE][/P]
                        http://blog.sina.com.cn/u/2305673343
                        在线情况
                        2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3
                          • 经验27075
                          • 文章154
                          • 注册2011-02-12
                          [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5[/SIZE][FACE=Times New Roman]月[/FACE][FACE=Times New Roman]30[/FACE][FACE=Times New Roman]日[/FACE][FACE=Times New Roman]【心语茶馆】之【今日书摘】[/FACE][/FACE][/P][P][FACE=宋体][SIZE=3]“教学做合一是一件事,可不是三件事呵!”教学做合一是本校的校训,是我们立校的基础。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做是中心,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中教,乃是真教,从做中学,才是实学。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水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水里教---[/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什么才是真正的做呢?盲行盲动是做吗?不是。胡思乱想是做吗?也不是。只有在劳力上劳心,用心去指导力,才是真正的做。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也唯独中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       [/FACE]P71 [/SIZE][/P][P][FACE=宋体][SIZE=3]【感悟】“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是做。以做的流程去教,以做的方法去学,唯其如此,学生才会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比如,陶先生的晓庄乡村师范学校以其革新精神闻名中外,吸引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教育家、名家和各办人士前来参观、访问、学习。后来参观的人多了,便每日由师生们轮流担负接待工作,这门课程名曰“交际教学做”;晓庄学校分为小学指导部、幼稚园指导部、行政部、生活部、社会改造部,各部门工作在老师指导下由师范生轮流担任,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这叫“分任院务教学做”;医生们为人治病,师范生要轮流到医院观摩学习,逐渐掌握一般常见病的诊治方法,这叫“卫生教学做”------总之,晓庄是陶师在艰苦困难中一手造就的活的学校,在晓庄一切诗化:困难诗化,所以有趣;痛苦诗化,所以可乐;危险诗化,所以心安;生死关头诗化,所以无畏。晓庄的教育结合生活实际,发现和创造一切条件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在做中学习,在劳力上劳心,这不也是我们今天教育仍应思考的最可宝贵的东西吗?           ---白兰推荐[/FACE][/SIZE][/P]
                          http://blog.sina.com.cn/u/2305673343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