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81
    • 经验3400
    • 文章301
    • 注册2005-07-06
    【专家指点】教育孩子首先了解孩子的类型

    [COLOR=blue]【专家指点】教育孩子首先了解孩子的类型  [/COLOR]
     来源:搜狐教育频道    
    [COLOR=red] 认知型的孩子 [/COLOR]
      如果是认知型的孩子,那就比较适合美式教育法,平常要以朋友的方式来对待。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以理服人,莫让孩子感觉你在以大欺小,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你对孩子有某些想法或要求时,可以以征求的语气说出来,比如,小宝,妈妈觉得这件事这样做会好一点,你看是不是?或者,妈妈觉得这衣服比较适合你,你觉得怎么样?这样,孩子的想法会得到尊重,同时,也调动了孩子动脑思考的积极性。

      同时,认知型的孩子大多内省智能比较强,所以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可以先诉情,比如说“你这样做,妈妈很难过,很伤心”之类的话。  
    孩子在看到妈妈不开心的样子而且没有责怪他时,就会自我反省所做的事,而且犯错后抗拒的心理情绪也会相应下降,接下来的说理就会很顺利,孩子一般不会再狡辩了,也可以有效的避免亲子之间发生冲突。而且语言一定注意不能用“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之类的“你讯息”。经常说一些“你这样做,我怎样……”之类的话,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

      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要给予鼓励,而不是嘲讽,多说“你现在做的已经很好了,爸爸像你这幺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 及时的鼓励是很必要的,千万不能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这样对孩子的打击是很大的,容易养成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人,热爱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但怎样去爱,如何去教育却大有讲究。任何情况下,家长都不应该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和方式去伤害孩子…… [URL][“心罚”会摧毁孩子的自尊][全文阅读][/URL]

    [COLOR=red] 模仿型的孩子 [/COLOR]

      如果是模仿型的孩子,他的模仿能力很强,只要他感觉好玩或有兴趣的事物,不论好坏,他一律都会学过来,所以孩子的玩伴须慎重选择,而且要及早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是该学的,什么是不好的,是不该学的。孩子这个阶段,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多,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不良的表现,以免孩子有样学样。平时多问一些孩子好的表现,并鼓励夸奖,使孩子对好的事物加深印象,形成良好的习惯。另外,多给孩子读一些伟人传记、历史典故以及寓言,给孩子树立榜样都能很好地规范孩子的行为。

     [COLOR=red]逆思型的孩子 [/COLOR]
      如果是逆思型的孩子,那么恭喜您,虽然孩子的一些行为与常人不同,但他却拥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具有发明家的潜力。所以掌握好孩子的特质并用适当的方法去沟通,那么以往令你头痛的“爱找麻烦”的孩子也会很容易地向你规划好的方向前进的。本类型的孩子思维方式与常人不同,常常从我们意想不到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有的家长、老师觉得很好笑。

      其实这只是孩子与我们常人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而已,不代表孩子的见解、行为有错。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这时一定不要立即斥责孩子,而是应该站在孩子看这件事时的角度给予理解、引导。切忌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强迫孩子顺从大人的意思…… 建议互动方法:以激将法刺激让孩子向相反方向前往 (如,你不做这件事,不是因为你不想做,而是因为你根本做不到) ;以积分的方式给予奖励,达到给予奖励或礼物,反之则给予处罚,因为孩子喜欢竞争与挑战;与孩子协商制定一合理的管理奖励办法,以激发孩子的动力。

      孩子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经常有懒散、懈怠或者拖拉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父母能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URL] [如何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全文阅读][/URL]
     [COLOR=red]开放型的孩子 [/COLOR]
      如果是开放型的孩子,则您的孩子拥有开放思考以及大量吸收的能力,像海绵吸水一般,可以大量的教授孩子各类知识,不要怕孩子吸收不了,也不要怕孩子太小,会感觉累,正常情况下孩子都会很轻松的吸收、消化大量知识的(我以前测试过的孩子中这种类型的孩子现在都在同时学好几个课外班,而且都学得不错,也不感到吃力,他们从小对各类事物的接受能力就很强);在0-10岁是孩子最关键的基础期,此阶段对孩子的培养意义特别重大,这类孩子的缺点是学习主动性不够,属被动学习型。如有家长陪同学习、一对一辅导效果更好。如果您培养的力度、广度不够,孩子的潜力就会被浪费,反之,孩子的许多智能、技能都会有长足的发展。

      动机中最重要和最重点的部分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求知欲和好奇心,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只要能把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出来,那么它们就会自动地去学习和发现问题…… [URL][如何调动孩子的学习动机][全文阅读][/URL]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933
      • 经验17116
      • 文章509
      • 注册2005-06-17
      斑竹的帖子转的不是太好呀!!
      没有全部写出来,
      帖子在搜狐教育频道--基础教育--家长学堂--教子有方    有
      建议重新编辑呀

      如:
      动机中最重要和最重点的部分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求知欲和好奇心,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只要能把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出来,那么它们就会自动地去学习和发现问题…… [如何调动孩子的学习动机][全文阅读]

      最后一句话,还要去链接地址。
      最好是全文出现啦
      真的好想找个避风的角落,让我静静地看花落花开……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81
        • 经验3400
        • 文章301
        • 注册2005-07-06
                                       [COLOR=blue] 如何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COLOR]
            [COLOR=red]方法一 故事引导法[/COLOR]
          小孩子往往对故事书很着迷,不如找一些有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让他自己看,或者亲自给他讲一讲;有时也可以讲一些因为不遵守时间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故事。生动的故事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COLOR=red]方法二:配合“生物钟”法[/COLOR]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规律,也就是"生物钟"。不妨和孩子商量着一起制定适合他"生物钟"的作息时间。比如早晨6点到8点,头脑清醒,体力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间;晚上6点到10点,不利于记忆,可安排完成复杂计算的作业。一旦定下来就严格执行。

          [COLOR=red]方法三 奖励促进法[/COLOR]
          指和孩子约定,如果他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作业,就奖励他看动画片。这是运用学习动机中的强化理论,激发孩子养成按时作业的时间观念,恰当的奖励可以强化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COLOR=red]方法四 签订“合同”法[/COLOR]
          签合同也是一种好办法,合同由自我训练项目和每日意志力训练表两个部分组成。父母的职责是监督,如果自我训练项目做得比较好,就打一个钩,如果做得不好,就按合同惩罚。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81
          • 经验3400
          • 文章301
          • 注册2005-07-06
                                   [COLOR=blue]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COLOR]
           在大、中、小学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它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智力的个别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会影响学生学习的速度和学习质量。  
            但除了智力因素占主要位置,我们同样不能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力,比如:父母的教育方法,教师的教育方法等等。综合比较各种非智力因素,我认为动机处于核心地位,在智力因素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多放时间在非智力因素上,比如动机这个因素上就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再则,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是其源泉。在学习当中,如果能正确了解、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在同等智力条件下,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一定能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对这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极为有诱惑力的事情,其实它也是个非常可行的方式和方法的。

            所谓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学生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需要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过程,学习动机它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一个从一片空白到在上面划出美妙篇章的过程,当然也可能在上面画出的不是美丽的画,而是丑陋或丑恶的东西,那么这就会白白浪费国家资源,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却是个灾难!正确培养而不使其学习动机走上歧路或歪路也是很重要的。而学习动机的激发则是指学生将自己形成的需要调动起来,以提高学习积极性的过程。它是一个潜存在学生心里的东西,我们做为教师只是将它调动,使其发挥有效的作用,这是一个从静到动的过程,从此看出,首先就需要培养出好的学习动机,在此基础上,激发出更强的学习动机,当然了解、培养、激发三个方面都是不可能完全分开的,它们本身就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下面就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的一些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COLOR=red] (一)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COLOR]
            动机中最重要和最重点的部分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求知欲和好奇心,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只要能把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出来,那么它们就会自动地去学习和发现问题,以这种情况下教学就是给教师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了。在我的多年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条件,实践,让学习能从这些情境中引出好奇点,引起他们的疑惑、惊讶,这样最能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

            例如我在教授课文MISS EVANS这一课时,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播放电影TITANIC的主题曲The heart will go on and on,让学生沉静在美丽的歌曲旋律,回忆起二十年代初发生的那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当中,这就创造了一种情境,播完之后,我随即对同学们发问: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在哪个片子里面出现?是否还记得最后那部分?是否记得杰克为了罗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后我突然一转,问道:如果你在船沉之时,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什么?学生大多数回答是:为保住自己的生命而奋斗。那么我又问:大家都在为保住自己的生命而想尽一切办法时,你会把生命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吗?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们很有兴趣地讨论着,讨论了十多分左右,我让他们自己去快速浏览这篇文章,大家都非常有兴趣去看一下这一位在当时船上的人是怎么做的。从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整个课堂的气氛也是非常活跃的,大家都在积极的思维,为何会如此呢,关键在于他们对此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好奇心和兴趣,所谓的将乐贯穿于教学之中,也就是这个道理。

          [COLOR=red](二)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COLOR]
            从学生的心理来说,他们都是希望能很快学会,并且很快能达到要求,但在实践中却常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面对困难的方式也各不一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它分为两种类型: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和成就目标定向的学生。  
          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是把学习当成是掌握知识,获得某种能力的方式;而成就目标定向的学生则是把学习当成是为了获得对其能力的积极的评价或避免否定的评价。当然从上就可以看出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更有努力解决困难的思想准备,他们一般会勇于挑战,遇难而上,有不把困难拿下不罢休的趋势,我们培养学生就是要培养这样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才更有学习能力,才更会去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适应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而成就目标定向型的学生则是指学习的目标基本上看成是为了获得对其能力的积极评价或避免否定的评价。这种学生偏向于喜欢选择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回避具有挑战性的情境,这种学生学习时毅力差些,遇到困难易失去信心,在一个班上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往往是这种类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经常运用赞扬和鼓励来对待这些学生,并且对于他们的教学方法也是应该有变化的,应该是循循善诱,一步一步让他走向成功,多用启发示,先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才好。一般在课堂提问时,常常会遇到学生对教师提出来的问题只是摇头或是答出些擦边球的话,教师在考虑时间的情况下应该慢慢引导他,多给他些问题,一步一步把他引向正确的答案,当你把他引到了正确结果时,他也会豁然开朗,哦,原来如此简单,信心就大增,同时附加几句鼓励的话。比如在讲解被动语态的时候,在关于完成时的被动语态的学习当中,学生常常不能完全准确地使用。其实它是分几步走的,在学生不能回答完全时,我们就应该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比如Mary has watered the flowers .首先应该让学生把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找出来,第二步即是调换主语和宾语的位置,第三步才是下移谓语,并修改:把has watered改成have been watered,been代表被动,have 是随主语的复数形式而变化出来的。在整个过程中,第三步最复杂一些,但是如果按这三步走的化,每一步并不困难,只是如果加在一起变化就会困难一些。

            在引导学生按序做完做,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困难是个很大的概念,如果把它一个一个分解开来,个个击破,要容易得多了,也并不可怕,你只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可怕了。其实做为学生,本来就是应该一个发现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如果都会,那还学什么呢?树立这种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观念后,学生就会学会如何去面临困难,无论在教学或其它方面,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想出解决办法是最好的,即使是教师出手解决问题,也应该是诱导的方式,学生动脑筋为主,教师处于辅的位置,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处理困难的方法,学会方法才能够使学生受益,本来我们培养学生就是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的能力,当然我们也不能急功尽力,认为这种习惯能在短时间就培养好,就马上就有成果,这需要长期的培养和教师的耐心,必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因为教师不可能每天每时每刻都跟在每个学生的身边,而且学生最终是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学会方法,他可以运用这些方法不仅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也将运用到其它方面,即解决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问题,这是具有很具有深远意义的。

           [COLOR=red] (三)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现实的态度[/COLOR]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结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时好时坏是正常的,有些学生看到成绩高了,得意扬扬,喜上眉梢;有些学生看到成绩不好,万念俱灰,很懈气。这种心态是很不好的,所以同时我们也应该培养很好的面对结果的心态。其实影响结果的因素是很多的,并非单一,它主要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他人的帮助、情绪、环境等等,所以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应该多种因素一起考虑。我国青年学者隋光远提出的“积极归因训练”模式就不错,很有实用性。它是一个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一条很有效的途径。首先他强调是努力的因素,他认为成功与失败都是与努力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有失败的化,他则一般会把原因归于自己不努力的结果,如果更努力的化,就不会失败,就会有更好的结果。他认为如果这样理解失败,则不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破坏其良好的内部学习动机。

            另外他认识还有现实因素存在,每个人所处的现实情况都是不同的,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有本身的智力基础、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所处的班级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气氛、教师的整体素质的影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亲即家庭对其的影响都是不可忽略的。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离婚现象,很多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有些班上来自单家庭的学生占到三分之一,家庭的不和谐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环境和心境,有些学生常常止不住会去想父母亲的事情,心情非常低落;并且初中生早恋的情况十分明显,处于这个大环境中,学生多多少少在某个时期会受其影响,特别是沿海城市,这也是个很现实的因素。在初中这个阶段正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的时候,对于这些现实因素,我们应该正确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尽量将其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它是一百分的化,你拿走了三十分去想和做其它的事,那么只有剩余的七十分能利用在学习上,与用九十分的人来比较的化,就处于劣势,容易造成失败,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和学生正确对待,及时把失误的原因找出来,克服它。还有一种情况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是对于竞争的逃避或者不能面对对方比自己强的一种态度。其实在现实社会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中自有强中手,怎么可能事事都能如意,事事都是自己最好,但是正因为有了比你更好的,你才可以从中找出你与别人的距离,改变自己的一些不好的学习方法或者不好的心态,你才能进步,才能追赶上他,才能完美自己,其实失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它是成功之母。本来社会就是个竞争的社会,及早地去适应这个机制,也是不错的,所以在学校教学中,把竞争与学习有效地结合进来 ,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得教学效果有更好的提高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81
            • 经验3400
            • 文章301
            • 注册2005-07-06
                                         [COLOR=blue] “心罚”会摧毁孩子的自尊 [/COLOR]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常见有一类人,他们头脑聪明也很能干,但却工作平平,甚至常出纰漏,究其原因,周围人的共同看法是,此人缺乏责任感。相反,另一类人并无过人之处,但做事却目标明确,坚毅果断,敢作敢当,事业有成,与其共事的人也很信任他,具有良好的信誉,分析原因也很简单,对人、对事、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可见,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家庭教育中,家长体罚孩子的现象(尤其在城市)是大大减少了。  
            但还是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对“不争气”的子女出言训斥、嘲讽,进行一种“心罚”。殊不知,这对于孩子稚嫩的心灵有很大的伤害!

              一般来说,现在的孩子心理比较脆弱.不管家长们训斥与嘲讽的出发点多善良,理由多么实在,但其教育效果,必然势得其反。

              诚然,对孩子体罚不好,“心罚”则更是不该。“哀莫大过于心死”。家长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孩子,表面上看比体罚“文明”,但它带给孩子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罚更多伤害的是孩子的身体,而“心罚”更多的是伤害孩子的“心灵”。受“心罚”的孩子自尊心被摧毁,自信心被打击、智慧被扼杀。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人,热爱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但怎样去爱,如何去教育却大有讲究。任何情况下,家长都不应该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和方式去伤害孩子,不应该心罚或变相心罚孩子。如果那样做,则是家长的失职,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家教成功的父母是深悟“良言”妙用的,他们善于观察与揣摩子女的心态处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抚摸他、温暖他、激励他;

              当孩子受挫折时,不妨说几句话解围;当孩子沮丧时,适时说几句热情的话予以鼓励;当孩子疑惑时,及时用柔和的语言给他提个醒;当孩子自卑时,不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孩子痛苦时.尽量设身处地说些安慰的话……

              [COLOR=blue]这样,孩了蔫了的理想之花又会渐渐开放,座落的人生之帆又会慢慢扯起。须知“良言”是甜甜的,香香的,充满活力的;“良言”是清风,是春光,是青山绿水。但愿每位父母都养成使用并警用“良言”的习惯,讲究教育的艺术!莫再“心罚”孩子![/COLOR]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2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