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LIGN=center][B][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1[/SIZE][/FACE][/B][B][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月[/FACE][/SIZE][/B][B][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7[/SIZE][/FACE][/B][B][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日[/FACE][/SIZE][/B][B][SIZE=14pt][/SIZE][/B][/ALIGN][/P][P][/P][P][P][ALIGN=center][B][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国旗下的感动[/FACE][/SIZE][/B][B][SIZE=14pt][/SIZE][/B][/ALIGN][/P][P][/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 隆冬的操场清冷寂静。我带着小门守候在操场一角,等待用镜头捕捉国旗护卫队的孩子们训练的身影。[/FACE][/SIZE][SIZE=14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 从去年开始学校成立了国旗护卫队,护卫队的孩子们承担起了每次升旗、集会的升旗、护旗任务,天气渐冷以来,因为秋季校服的单薄,我在班里宣布取消升旗时统一着装的要求,而这些孩子,却一直身着单薄的服装继续着他们的神圣使命。[/FACE][/SIZE][SIZE=14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 上午九点多的操场很冷,尽管戴着手套,穿着御寒的羽绒服,零下几度的低温仍然让人全身僵冷。护卫队的孩子们换好衣服陆续站在离旗杆不远的地方准备开始今天的训练。九点十分,他们正式开始训练。哨息、立正、齐步走、分列式,极寒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孩子们训练的热情和规范。因为相机电池电量低的提醒,在拍完一组完整的训练照片后我赶回办公室找充电器充电,把手套留给小门,让他用不专业的手机录下孩子们训练的全过程。[/FACE][/SIZE][SIZE=14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 九点四十,我再次返回操场,身边是陆续抵达操场等待升旗的孩子们,此时在寒风中等待了半个多小时的国旗护卫队的孩子们身着单薄的统一服装,精神饱满的列队等在操场的东南角。我用镜头准确的记录下这个等待的瞬间。九点五十,升旗仪式正式开始,十几分钟的时间里意气风发的孩子们用青春的热情和坚韧与严寒对峙。我让班里的孩子用手机录下了这个神圣而庄严的时段。[/FACE][/SIZE][SIZE=14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 因为学校条件的落后和老旧,我们的教室不具备播放照片和视频的设备,下午的班会地点选在了多媒体教室。因为班级升旗的位置在操场的西南角,与国旗护卫队相距甚远,班里的孩子们一直没有机会目睹升旗过程的全程近景。我精心拍制的照片以及小门、大壮录制的视频得以让孩子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看升旗的全过程。不仅如此我利用上午的课间休息整理出了关于学校国旗护卫队的详实资料:保定市第四职业中学国旗护卫队,成立于[/FACE][/SIZE][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2011[/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年[/FACE][/SIZE][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9[/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月,现有成员[/FACE][/SIZE][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16[/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人([/FACE][/SIZE][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1[/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名替补),其中高二年级[/FACE][/SIZE][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4[/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人,高一年级[/FACE][/SIZE][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12[/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人。他们的训练时间定为每周一、三、五的早自习和每周一升旗前的一节课,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让很多带着新奇和兴奋入队的孩子渐次退出这支队伍。[/FACE][/SIZE][SIZE=14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 教室里很安静,孩子们大多专注的听着我的介绍,但是感受是不能替代的,我不能将自己的内心的感受嫁接在孩子们身上,我要让孩子们主动表达,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他们顶着寒风训练时,我在温暖的教室,那么好的条件我却没有珍惜。”有孩子如是说;“他们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代价,所以他们成功实现了梦想。”有孩子升华了情感的层次。是我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了:“从暑意未退的九月到寒风瑟瑟的数九隆冬,四个多月的时间里,磨去了初入护卫队的新奇,他们用坚韧、执着、不抛弃、不放弃一路走来。没有掌声、没有荣誉,但他们忠于心灵,无悔选择的持之以恒理应得到我们[/FACE][/SIZE][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308[/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班每一个人最热烈的掌声。”[/FACE][/SIZE][SIZE=14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 台下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生活中的我外表文静且内向,但我喜欢课堂上的热情似火,我更喜欢班里涌动青春的激情和豪迈。真实的表达内心的情感,用心灵触动心灵,用激情燃烧心灵,是我教育生命永恒的主题。而此时,火光初现,燎原在即。[/FACE][/SIZE][SIZE=14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 “照片和视频中的这些同龄人用青春的坚韧、执着践行了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付出代价,作家路遥,成名作《人生》,在小说《人生》获得巨大成功后,面对荣誉、鲜花和短暂的喜悦后,路遥没有止步,而是自勉自励,相信《人生》不是自己难以逾越的横杆,相信自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他继而萌生了创作鸿篇巨著的伟大设想,那就是后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平凡的世界》。从萌发写《平凡的世界》的念头到[/FACE][/SIZE][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1988[/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年[/FACE][/SIZE][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5[/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月[/FACE][/SIZE][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25[/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日写完,十年磨一剑,路遥用他十年的青春和生命换来《平凡的世界》的美丽绽放。严肃的文学创作不是游戏,消耗的不光是体力,更是心力,而后者所承受的压力更大。路遥的创作时间主要是在晚上,困极就靠香烟和咖啡提神,一直伏案写作至天明,别人起床,他才入睡。《早晨从中午开始》既是路遥的创作随笔,也是路遥创作生活的真实写照,路遥的生活中几乎没有真正的早晨,他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写完,路遥身体严重透支;第二部写完,路遥大病一场,险些死去;第三部写完,路遥的双手成了“鸡爪子”,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路遥是伟大的,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馨的港湾,应该重新扬起风帆。他说: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他做到了,他最终跨越了《人生》的高度,这个在外人眼中他已经无法超越的艺术极限,他用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用九死一生的辛劳,把《平凡的世界》呈送在读者面前。就在路遥去世前一年,他用青春和生命换来的巨著《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FACE][/SIZE][SIZE=14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 再看看在实习车间二楼训练的同专业技能小组的孩子们。他们在旁人艳羡的目光中,顶酷暑、冒严寒,除风雨无阻的坚持每天一小时的体能训练外,更是没有悬念的将自己练习的技能千百遍的重复、温习。当旁人的把焦点集中在领奖台上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他们时,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们在台下付出的汗水和努力。[/FACE][/SIZE][SIZE=14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 四个月前,初入职校门槛的你在心里播种了一个梦想,四个月过去了,你的梦想是否已经萌芽?你是否身体力行的为自己的梦想买单。请你在心里问一问自己。[/FACE][/SIZE][SIZE=14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 从平庸到优秀,这之间究竟有着怎样遥远的距离?大家不妨来看一段电视剧《士兵突击》的视频片断。视频中许三多的班长史今为了让固执的连长认可这个昔日拖连队后腿的新兵许三多,提出让许三多做腹部绕杠五十个,木讷的许三多迟疑着不敢应战。在得知完成要求后将使自己所在班得到优秀班级荣誉称号后许三多坚定的站到了单杠下开始了为集体而战的征程。一百多个腹部绕杠后,气力全无的许三多询问一直以来对他呵护有加的史今班长腹部绕杠的数量,班长回说刚到全班的平均线。许三多在内心强烈的愧疚中暴发出了强有力的呐喊,镜头中的许三多顽强的继续着之前想都不敢想的腹部绕杠,镜头切换在他初入新兵连时拖连队后腿时让人捧笑或暴怒的种种表现,三百三十三个,许三多用他的坚韧刷新了腹部绕杠的连部新纪录。镜头最后定格在许三多倒挂单杠,汗水滴落的瞬间。[/FACE][/SIZE][SIZE=14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 我承认这样的情节是影视作品中夸张的表现手法,但是许三多精神的实质还是会让我们看到,平庸与优秀之间横着努力、坚韧、持之以恒和沉甸甸的责任。[/FACE][/SIZE][SIZE=14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 这是本学期最后一次班会,我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告诉大家,就象许三多用腹部绕杠的数量彰显男子汉的阳刚和不可战胜一样,请用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优异的成绩向自己和家长交上一份令人叹服的答卷。一切皆有可能,从任何时候开始努力都不算晚。”[/FACE][/SIZE][SIZE=14pt][/SIZE][/P][P][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