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龙第三实验小学在尝试教育引领下,是如何通过构建学校顶层设计来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今后在哪些方面继续深化落实核心素养?[P]
[/P][P]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教育正悄悄地发生着一场变革。如何让核心素养培育真正落实 “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在学校教育学方式中发生变革,教师积极投身课改教育背景下的课改创新,使学生得以综合发展,河南洛龙第三实验小学人强调内生性,找准内生点,借助尝试教育,传承与创新,取长补短,挖掘优势,丰富自己,在尝试中不断践行。 [/P][P]
[/P][P]河南洛龙第三实验小学人对学生在接受小学教育过程中,如何让学生逐步形成适应洛龙三实小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核心素养在本校生根发芽?首先学校尝试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本化,确定了洛龙三实小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P][P]儒雅:风度温文尔雅,博学的儒士或文人雅士,指学问渊博。语出《<书>序》:“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以闻大猷。”“儒”代表儒家思想,儒家提倡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P][P]思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追其本源,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P][P]砺质:磨砺品质,且同音“砺志”磨砺意志,象征通过学习磨砺修行品质、兼备意志。[/P][P]品德: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个体内部思想情感并外化为行为方式的过程,是形成学生某种品德或者完整品德结构或品德结构体系的过程。[/P][P]情趣:友情,真情,感情,兴趣,乐趣,情趣。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即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P][P]
[/P][P]基于核心素养,学校出现了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洛龙第三实小借助尝试教育的思想,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自己学校的发展主题——至美教育,就是不懈的追求完美,包含追梦途中的“接近美”,包含经过积淀至洗涤后的“达到美”。“至美教育”,播撒美的种子,扎德育的根,长教学的叶,开艺术的花,成就美的风景和美的人生。至美教育是不懈的追求完美,包含追梦途中的“接近美”,亦包含经过积淀至洗涤后的“达到美”。[/P][P]
[/P][P]好的课程设计和架构,是学校迅速发展和崛起的关键。洛龙三实小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尊重学生的多样性与选择性,为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出了博美课程。三实小人懂得四处刨坑,不如点上打井,只有聚焦和坚持下去才能真正出效果。三实小人进行“三研”便是这样。认定了,便举全校之力,抱团发展,抱团研究,所以才出现了这本书——群体性的大成果。学校通过研究课标,使教师熟知了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学习目标和学科思想方法,拓展学科视野,具有了广博深厚的教学理论基础;通过研究教材,使教师具有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建构起了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对学段学科内容了如指掌,并且能够游刃有余地施教;通过研究方法,形成了“实现学习目标可以有多种方法”的共识,确立了“相信学生智能,利用学生资源”的教学理念,通过一系列的“三研”活动,激发了教师的学术研究意识,主动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学习新观点,了解新信息,逐渐站在了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沿,研究型团队逐渐形成,研究型教师大量涌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P][P]
[/P][P]学校发展的主阵地在课堂,“请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洛龙三实小人提出了共美课堂:教师导学美,学生自主美;合作产生美,展示体现美;教师点拨美,总结拓展美。当堂检测美,学生成长美;师生在尝试的课堂成就自己、绽放美丽,共同构成课堂的共美,实现至美。[/P][P]洛龙三实小人用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让模式得以具体好操作,那就是起个名字,下个定义,说明理论根据,说明实施步骤、说明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和改进策略。这样学校的小学语文精读“五步”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新授课自主体验式“五步”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复习课模式、小学英语三段阅读教学模式……等等,一系列的模式变成了成果。同样的方法,学校老师结合着自己的特点和学科特性,以及课堂实践等又有了个人的风格模式。宏观的学校模式、中观学科模式的和微观的个人风格模式等层面都有了,并逐渐成熟之后,学校的教学效果自然就有了一种非常稳定的机制保障,教学质量也自然就更好了。[/P][P]
[/P][P]教育人就是播种者,播种的是孩子向上和坚持的信念,播种好了之后,我们需要的就是要静待花开。唤醒孩子,有了内在动力,有了行动的方法,坚持下去,静待花开,洛龙三实小人正在用这样的行动改变着每一位学生。洛龙三实小人正在通过尝试思想,落实核心素养,三实小不断在尝试路上。[/P][P](房涛接受采访:在洛龙-北京高铁 7月17日)[/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