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IZE=5] 早上入园时,数她的招呼[/SIZE][/P][P][SIZE=3] ——赏识宽容下的小悦悦成长纪实[/SIZE]
[/P][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IMG=0,absmiddle,444,400]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15-10/18/03/jixj151024_b.jpg[/IMG][/TD][/TR][TR][TD] 禹天建 绘[/TD][/TR][/TABLE] [SIZE=4]■张琦敏[/SIZE]
[P][ALIGN=center][B][SIZE=4]【案例】[/SIZE][/B][/ALIGN][/P][SIZE=4] [FACE=楷体_GB2312]小班3岁半女孩悦悦,是龙凤胎中的妹妹,她出生时体重比哥哥轻,只有3斤重,发育比哥哥迟缓。出生后不久,哥哥留在家父母亲自抚养,而悦悦则被送到保姆家寄养。这种做法在我们家乡时有发生,双胞胎的父母喜欢把两个孩子分到两个家庭来养育,这样的好处是得了疾病不易互相传染。然而其中一个孩子不能在父母的身边长大,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SIZE][/FACE]
[SIZE=4] [FACE=楷体_GB2312]悦悦父母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甚了解,每周到保姆家看望悦悦的次数也不多。保姆喜欢抱着孩子,很少让她活动,也很少与悦悦对话。保姆喜欢玩麻将,为了省事,悦悦一直在用“尿不湿”。[/SIZE][/FACE]
[SIZE=4] [FACE=楷体_GB2312]在这样的环境下,悦悦变得孤僻、胆小,语言表达有一定的障碍,说话语无伦次,发音不清楚,不善交流。悦悦的很多需求都直接用“动作”表达,比如想喝水,直接从别人手中抢杯子;想如厕,直接拉身上,如果需求未及时得到满足,便会躺在地上哭闹,爱乱扔玩具,对同龄的孩子有排斥心理,会出其不意地动手打人。此外,她的自理能力、行为习惯、认知水平等都不如班里其他儿童。[/SIZE][/FACE]
[P][ALIGN=center][B][SIZE=4]【策略】[/SIZE][/B][/ALIGN][/P][SIZE=4] 面对一个孤僻、胆小、语言表达有一定障碍的孩子,悦悦的带班老师吴老师采取了以下教育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SIZE]
[SIZE=4] [B]赏识是孩子自信的源泉[/B][/SIZE]
[SIZE=4] 悦悦刚入园时和谁都不说话,老师问也不说,每天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胆怯地看着大家,或者把各个区域中的玩具乱扔。入园一段时间后,吴老师和悦悦的保姆商量,让她跟自己一起回家吃晚饭,和自己儿子一起玩耍。吴老师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照顾悦悦,一段时间后,悦悦开始信任并且喜欢吴老师。有一天午睡醒来,她主动说了声“老师好!”顿时,吴老师信心倍增,知道走进悦悦的内心不再是遥远的事。[/SIZE]
[SIZE=4] 记得一次陶艺课上,小朋友们都兴高采烈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有小黄人、小鸭子、机器人,只有悦悦还在一把一把地抓着陶泥玩。吴老师问悦悦:“你做的是什么?”她说:“我做了三只猪。”看着桌面上三团陶泥,吴老师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悦悦一口气说了她入园以来最长的一句话:“大的是猪爸爸,小的是猪宝宝,不大不小的是猪妈妈。”吴老师非常激动,举起她的作品,大声地重复了悦悦的话,这时有位小朋友说:“我也要做三只猪。”吴老师马上说:“那我们就请悦悦当老师吧!”孩子们都围在了悦悦的身边,叽叽喳喳地说着话,这时候吴老师看到悦悦的脸蛋红红的,眼睛里闪着光芒。吴老师心想“付出一定有回报,只是这只小蜗牛需要慢慢地陪伴成长,即使一路磕磕绊绊”。[/SIZE]
[SIZE=4] [B]宽容是孩子心灵的甘露[/B][/SIZE]
[SIZE=4] 有一天悦悦出现了些小状况,午饭时,她把一碗饭全部倒在地上,还用脚不断地踩,保育老师看到后,大声地说:“怎么又这样了?”言语中充满责备。吴老师知道她是用这种行动来抗拒吃饭。于是吴老师马上蹲在悦悦身边说:“我知道你是不小心才把饭碰在地上的,咱俩一起收拾,好吗?”悦悦不理会,后来看到吴老师收拾得很认真,她也配合着把脚抬起来,让吴老师收拾她脚下的地板,接着她也蹲下来像玩游戏似的开始收拾。吴老师说:“如果你不饿,可以到图书角去看看书,等大家吃饱饭再和你一起去散步。”她坐着不动,估计是饿了,但吴老师想留点时间给她反思自己的行为,因为一味纵容孩子是教育最大的败笔。约莫过了几分钟,吴老师说:“孩子,老师的饭还没吃过,我分一半给你吃吧。”悦悦眼里含着泪水,轻声说:“以后我不会把饭倒掉了。”没有人会拒绝阳光的温暖,随着时光的流逝,悦悦会用纯真的语言和眼神回应吴老师了。[/SIZE]
[SIZE=4] [B]呵护是孩子自尊的港湾[/B][/SIZE]
[SIZE=4] 午休后,小朋友们陆陆续续起床了,悦悦却在床上一动不动,时不时地睁开一只眼睛偷看周围的动静,凭吴老师的经验,她一定是尿床了。吴老师装作没看见,等其他孩子都离开午睡室后,拿了件干净的裤子悄悄走到她身边,温和地说:“宝贝,等会儿我们去野战地,快换条运动裤,这样跑得快。”悦悦一听马上起床了,裤子的确是湿透了,吴老师装作没发现,悦悦把裤子换好,舒服地在床上滚了几圈,然后抓住吴老师的头轻轻地说:“老师,其实我是尿裤子啦!”虽然口齿表达得很不清楚,还有抓头发的“小暴力”,但吴老师特别感动,拥抱着她,乘机说:“宝贝,我会帮你保守秘密,不让别人知道。但是咱们拉钩,以后你想上厕所,就要像刚才那样轻轻地告诉我,好吗?”那天,悦悦和吴老师很开心地拉钩钩了。[/SIZE]
[SIZE=4] [B]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B][/SIZE]
[SIZE=4] 悦悦每天都在悄悄地进步,犹如一株渴望阳光的坚韧小草。为了让她能回归家庭得到父母的关爱,避免教育出现5+2=0的现象,吴老师多次抱着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来到悦悦父母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悦悦父母孩子需要一个温暖的家,犹如小草需要阳光、雨露和土壤,教育好孩子不但要多陪伴在身边,还要提高教育素养。[/SIZE]
[SIZE=4] 每半个月,吴老师便会发给悦悦的父母一张登记表,希望父母鼓励悦悦独立穿鞋、吃饭、如厕,让悦悦和同龄小伙伴做游戏。在家给孩子读故事书、陪孩子吃晚饭,一起玩躲猫猫等游戏,同时也希望父母阅读教育书籍。登记表常常会根据孩子近期表现而发生变化。没想到,悦悦父母非常配合吴老师。悦悦父母之前没关注孩子是认为孩子还小,又常听朋友说孩子长大些再教育也来得及,这让父母对悦悦的教育走进了误区。吴老师几次三番登门劝说,悦悦父母才豁然开朗,从此把吴老师当成家教的“救星”,生活中的“知心朋友”。[/SIZE]
[P][ALIGN=center][B][SIZE=4]【感悟】[/SIZE][/B][/ALIGN][/P][SIZE=4] 吴老师和悦悦就这么朝夕相处着,每天,吴老师都会为她的一点点进步喝彩。虽然她有时还出现想脱离集体、挑食、发脾气等行为,但现在和刚入园时相比已经判若两人。早上入园时,数她的招呼最响亮,区域游戏也玩得非常投入,如厕已经慢慢地不需要老师帮助。她的努力,她的进步,时时震撼着吴老师的心灵。[/SIZE]
[SIZE=4] 小精灵悦悦的改变给了吴老师莫大的鼓舞与信心。吴老师从细微处观察入手,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赏识、理解、尊重、宽容,让吴老师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运用教育智慧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融入集体生活。教育无痕,犹如陪着蜗牛去散步,蹲下来你会聆听到孩子心灵深处花开的声音。[/SIZE]
[SIZE=4]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SI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