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楷体_GB2312][SIZE=4][SIZE=5][B]思维“龙卷风”登陆“诺曼底”[/B][/FACE][/SIZE][/SIZE][P][FACE=楷体_GB2312][SIZE=4] 现象:1、心理日记,要求学生“3+1”。记叙三件积极快乐的事情,如果有只能记一件消极的事情,并用“情绪ABC反驳自己。”我班的部分男生敷衍了事,女生记录很认真。分享她们的快乐感动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有时候望着调皮的男生,心里在想:“凭啥对你们那么好?那是因为你们对我家姑娘好。”可是,也有让我纠结的地方。我问曹容丽:“为什么要你记一件消极的事情啊?留住伤悲么?你以前都能用情绪ABC反驳自己的消极情绪,让你们记录的原因更多在于帮助你们开导自己啊,莫非是因为你会,所以你出题给我做?”曹容丽笑而不语,我语而无笑。[/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2、眼保健操的时候,有几个同学擅自不做眼保健操,朝厕所里跑。眼保健操完了,我公开反对这现象:“个人的事情除了非常特殊非常紧急之外,请把眼保健操做了再去解决。”只要一听到我音调提高,估计大家都是唯唯诺诺。这时候,广播响起:“请各班团支部书记马上到学校综合楼前集合。”韩茂娇无动于衷,我再一次无语。这女生也听话得太机械了吧,简直就是愚忠。[/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3、半期考试,数学题很难。难倒了听话的女生,得意了思维开阔的男生。然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聪明的男生不踏实,历史政治一塌糊涂。踏实的女生非常听话,文字科目让老师安慰,但不能拔尖。平时喜欢质疑、追求一题多解的雅婷、李想、王枰他们一到关键时刻就能很好发挥,然而喜欢“我行我素”的李广川、陈敏关键时刻就要略逊一筹。再看听话得让我心疼的曹容丽和惠义梅,数学一直是她们心中永远的痛。分析了她们的试卷,我还是在叹息,这些女孩一直很听话,她们都在用老师家长提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所以遇到需要让自己选择的,她们便无从下手。倒是便宜了那帮猴精,平时挑衅班级纪律,散漫自由成习惯。关键时刻静下心来,懂得一切由自己选择和掌控。这些天,上数学课有意识地我都会提醒曹容丽、惠义梅她们,你可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把主动权交还给她们自己……[/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4、体育升学考试,县上教研员来测试。让我等松了口气,不是跨县交换也不是各学校体育老师来抽考,教研员来测试是最理想的事情。于是,遂告诫班上的孩子。体考时,要绝对态度端正,服从老师的安排;要有礼貌,要有阳光和笑脸,温暖老师那疲劳的心……体考时,大家都挺认真。但有个别男生因为平时懒散成自然,知道考试必然打败仗,故还没上考场就开始放弃。我几次暗示和鼓励他好好考,体育老师特别上前关心,但他依然是个“二愣子”。更甚者,其他班有女孩心情激动不能正常发挥,从考场上走下来,伤伤心心地大哭。见之,我摇头叹息:“何必?何必?何必?”觉得我们的教育真的缺少了点什么?一味认真的抵不过能抓住机遇的,特别关注机会的终究比不过踏实的。看来,做人需要踏实,但不能太‘单蠢’,有时候,学会根据情境和环境灵活变动。教师也不能唯教材、唯考试而眼中别无他物,否则,教出来的学生只能“之乎者也”读死书、死读书、书读死……[/FACE][/SIZE][/P][P][P][ALIGN=center][FACE=楷体_GB2312][SIZE=4](一)[/FACE][/SIZE][/ALIGN][/P][P][/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终于有堂读报课可以和孩子们聊点学习之外的东西。这节读报课,我准备和他们聊聊这几天让我为之纠结很久的“思维定势”。[/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电脑屏幕上,给出第一个问题: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正下到难分难解之时,跑来了一位小孩,小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头问:“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公安局长答道:“是我的儿子。”请问:这两个吵架的人与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众生还有一部分没吸引过来,我不公布答案,故弄玄虚:“有人曾将这题对100人进行了测验,结果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进行了测验,结果父母猜了半天拿不准,倒是他们的儿子(小学生)答对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你答不上来,想知道是什么回事,倾听下文分解。”[/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屏幕上给出第二个故事——大象现象:在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这是什么原因?请众生讨论,后给出结论: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我指图片给大家看,“你看,现场表演的大象的腿上都有一根绳子。其实,只要它想跑,一定会很轻松地达到目的。但它已经被它长年累月的想法和习惯所控制。所以,孩子们。有时候我们理所当然、习以为常的想法并不代表正常。这种想法就是束缚我们头脑的思维定势。”后给大家解释什么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就是习惯于用以往常用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和解决问题。用在我们学习上,思维定势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呆板、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用在生活中,思维定势容易让我们陷入机械和固执;用在情绪和心态上,思维定势使我们永远只看得到消极,无法突破生活中的困境和阴霾。[/FACE][/SIZE][/P][P][P][ALIGN=center][FACE=楷体_GB2312][SIZE=4](二)[/FACE][/SIZE][/ALIGN][/P][P][/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接着,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一个笑话。有位拳师,熟读拳法,与人谈论拳术滔滔不绝,拳师打人,也确实战无不胜,可他就是打不过自己的老婆。拳师的老婆是一位不知拳法为何物的家庭妇女,但每每打起来,总能将拳师打得抱头鼠窜。有人问拳师:“您的功夫都到哪儿去了?”拳师恨恨地道:“这个死婆娘,每次与我打架,总不按路数进招,害得我的拳法都没有用场!”拳师精通拳术,战无不胜,可碰到不按套路进攻的老婆时,却一筹莫展。[/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孩子们笑了,他们觉得拳师太呆板了。我告诉他们,这不仅是个故事。在生活中,我们也在屡屡犯着这样的错误。“熟读拳法”是好事,但拳法是死的,如果盲目运用书本知识,一切从书本出发,以书本为纲,脱离实际,这种由书本知识形成的思维定势反而使你的思维受到限制。“知识就是力量”。但如果是死读书,只限于从教科书的观点和立场出发去观察问题,不仅不能给人以力量,反而会抹杀我们的创新能力。所以学习知识的同时,应保持思想的灵活性,注重学习基本原理而不是死记一些知识点、公式和定理,而是要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这样知识才会有用。 [/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讲到这里,我即兴想到一个笑话,于是与大家一起分享。“有个计生局的局长,做事向来不认真。就连开会的发言稿都是别人帮写的,他直接照着念。你们看这样的局长当得多安逸啊。有一次,局长下乡检查工作,做报告。按照往常的惯例,把公文包里的稿子拿出来念。他念到:“乡亲们,今年要是计划生育不搞好。”眼睛顺势划到下一行,“明年苍蝇蚊子不得了。””众生在教室里乐翻了天。[/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我也乐不此疲地耍着宝。我说记得当年读书的时候,我最喜欢看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里面有一个节目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个游戏给出一段文字,然后让人通过动作比划传递,到最后一个人比划完,再请他解读。有一次给出一段字:“万水千山总是情”,我也夸张地比划着温柔如水、暗送秋波外加面瘫的表情。然后直接跨到最后,一边做动作一边解释:“你打太极,我练猴拳。”教室里笑得人仰马翻,high高了天。[/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我对大伙儿说:“你们看,这就是创意的魅力。要是一成不变的多机械呆板无趣啊。不过这个游戏也告诉我们,每个人心里想的不代表别人也是那样想的。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会产生矛盾,那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和想法不一样的原因。所以,我们需要沟通,沟通理解万岁。”[/FACE][/SIZE][/P][P][P][ALIGN=center][FACE=楷体_GB2312][SIZE=4](三)[/FACE][/SIZE][/ALIGN][/P][P][/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带着快乐,我们一起去享受突破思维定势的旅程:在一个荒无人迹的河边停着一只小船,小船只能容纳一个人。两个人同时来到河边,两个人都乘这只船过了河。请问:他们是怎样过河的? [/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经过之前的活跃,大家已经完全开放了。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讨论着。李广川说:“这个人是个孕妇,怀着小孩上船。”我不做评论,只是引导大家去关注题的条件:小船只能容纳一个人,两个人同时来到河边,两个人都乘了这只船。陈鑫异想天开:“一定是残疾人,两个残疾人合成了一半。”众人笑之,我也开口:“权当你说了一次笑,不过与事实和条件不符。”教室里很是热闹,我忽然发现,李想在后面戏谑侯睿:“不晓得你说些啥子?亏你想得出来,应该是……”嗯,也就是平常时刻,大家都在意别人说自己不好,所以才不会那么主动积极发言。侯睿是不怕人笑的,所以他好于表现自己。不过李想在班上有点“霸气”,他的话和动作容易把人误入三六九等。[/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这时,我收回了大家的发言权。我坦诚地告诉大家:“孩子们,每个人的想法都没有好与坏之分。那都是一些想法而已。有时候看似让平常人讥笑的想法和动作,只要当事人能坚持用智慧去浇灌,那一定能开出成功的果实。你们看我们人类历史上,有很多的重大发明都经历了千般阻挠万般磨难。有时候让周围人觉得简直就是神经病,但最终别人成功了。所以,我们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去判断评价别人。因为学无止境,我们的观点和想法实在是渺小和单一。别以为沈老师很聪明,这些问题现在在我心中有答案,那是因为我看了答案。之前我和你们的想法也差不多,最重要的透过这些问题来锻炼提升自己,让我们选择走一条敢于质疑、相信自己的路”。然后,我公布了答案,并引导大家,关注题干,有意让大家体验很多时候事情没有好坏之分,影响我们的是我们自己的想法。[/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接着,我们继续讨论之前公安局长的那个问题。这一次,大家明显有了进步,注意力得到了提升。我提醒大家,你们疑惑在什么地方?众人说:“你的爸爸和我的爸爸。”我问大家,这是给出的条件,有错吗?大家摇头。我乐了:“别犯思维定势,通常情况下不会出错,但也有题出错的时候。所以不要用一种绝对的观点,明白了就好。”回到刚才引导大家的主题上:“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接受不能改变的东西——题干;改变可以改变的——我们的想法。我们想的最多的在哪儿?”众人说:“公安局长”;我继续:“想到什么了?”众人答:“公安局长是男的。”(也有人说公安局长是幺爹,我提醒他,如果质疑题干,那你违背游戏规则,只能直接跳下河。)我追击:“反驳你提出的想法!!”随后,有孩子得出答案了:“谁说公安局长就一定是男的?”我很得意地继续强化:“谁说女子就不如男?”[/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我告诉大家:“孩子们,记住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做题时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是题干,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是我们的想法和选择的方法;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事情本身无法改变,能影响改变的是我们的心态。让我们遭受打击的是一成不变的消极心态和想法,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让自己拥有积极和乐观。有时候难免会悲伤和挫折,但是它的意义不代表全是失败,我们要善于发现让自己成长的地方。之前大家的答案没有做对,那也是因为失败——是方法选择错误的原因,为此我又积累了解体经验……”[/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接着,我们分享了第三个问题:篮子里有4个苹果,由4个小孩平均分。分到最后,蓝子里还有一个苹果。请问:他们是怎样分的? 这次,很多孩子直接跳跃思考质疑自己的思维,也给出了答案和解释。我由衷地赞赏大家:“你们真的很聪明,其实,只要我们愿意选择相信自己,选择行动,就会发现,我们一定能做得更好。” [/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铃声响了,我结束了本次思维“龙卷风”登陆“诺曼底”活动。我随问在眼前的何露:“感觉怎么样?”何露兴奋地点头:“收获太大了。”呵呵,带着幸福与满足,我哼着歌飘向另外一个班……
[/FACE][/SIZ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