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IGN=left][FACE=幼圆][SIZE=3][B]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11月17日[/B][/SIZE][/FACE][/ALIGN][/P][P][ALIGN=center][FACE=幼圆][SIZE=2][B]从今天起做个快乐的教师
教育教学一起成长[/B][/SIZE][/FACE][/ALIGN][/P][P][ALIGN=center][FACE=幼圆][SIZE=2][B]从今天起关注身体和心灵
我和我的孩子们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今天起和每一个孩子交心
告诉他们我们的幸福[/B][/SIZE][/FACE][/ALIGN][/P][P][ALIGN=center][FACE=幼圆][SIZE=2][B]快乐的课堂赋予的狂欢[/B][/SIZE][/FACE][/ALIGN][/P][P][ALIGN=center][FACE=幼圆][SIZE=2][B]我们用心去体味[/B][/SIZE][/FACE][/ALIGN][/P][P][ALIGN=center][FACE=幼圆][SIZE=2][B]给每一天每一个细节取个温暖的名字
有你有我,我们一起行走在路上[/B][/SIZE][/FACE][/ALIGN][/P][P][ALIGN=center][FACE=幼圆][SIZE=2][B]我们有勇气做最好的自己[/B][/SIZE][/FACE][/ALIGN][/P][FACE=幼圆][P][ALIGN=center][FACE=幼圆][SIZE=2][B]给每一天每一个感动取个幸福的名字
有你有我,我们一起行走在路上[/B][/FACE][/ALIGN][/P][P][ALIGN=center][B][SIZE=2]愿我们一直坚持行走春夏秋冬[/SIZE][/B][/ALIGN][/P][P][ALIGN=center][B][SIZE=2]每一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SIZE][/B][/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B] [/B][SIZE=3]寒来暑往,又走过一季轮回。冬天来了,虽然抵挡不住严寒的天气,但我们却可以掌控自己的心情。小会议室里,大家都在热闹纷呈、畅所欲言地交流、碰撞着。我们给自己打开了一扇窗,温暖的阳光让我们感受到彼此那颗火热、跳动的心。我们一直都坚定不移地行走在路上,向西向西……[/FACE][/SIZE][/FACE][/ALIGN][/P][P][ALIGN=left][/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3] 严杰校长说:“如果说去年的课堂教学改革靠杜郎口的专家来讲学吹起了第一阵风,那今年的第二轮则靠我们自己——柳中人出勤劳、出智慧。”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之路可谓前途漫漫,柳中人有勇气做自己,靠自己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在大家的交流碰撞中,我佩服周洪攀老师的“有效——高效”说,我特别喜欢“学习是经历、体验,而不是传承。”是的,只有当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时,那才是智慧。我们唯有对此产生兴趣,用心才能追逐到我们想要的境界。胡泽兵主任的“简单”说更是让我觉得大快人心。胡主任一番演说让我对他从此刮目相看,以前觉得此人懒散,现在觉得这人的懒散更是表现在一种能力之上,他的懒散其实是对教学的一种自信。教育,就是把复杂的事情做得简单。教学,需要一种简单;这种简单源自对教材的把握能力,没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没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没有对教学大纲、知识体系的梳理、没有潜心对考试的研究,哪来“简单”二字。其实,能做好简单就是不简单。有时候,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就会听得越糊涂。但是,有时教育也需要把简单的事做复杂,明明这个问题教师会讲,但是教师装作不会讲,甚至出错,然后激发学生自己去学、去思考……[/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感谢大家的激情碰撞,站在大家智慧的肩膀上,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我有一点自己的看法和心得体会:[/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B] 一、还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B][/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心是它自己的住家,能把天堂变成地狱,地狱变成天堂。”每一次走进课堂,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些喜欢数学课的孩子们他们的心情是愉悦的,他们期待着上数学课;而另外一部分孩子则成了数学课的“边缘人”,面对枯燥的数学公式、定理,他们愁眉苦脸。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你必须非常努力,你才会获得成功;当你取得成功时,才会给你带来快乐。”我们就必须在痛苦中去煎熬、去等待成功吗?其实,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看见,那些表现快乐、积极的孩子,他们收获知识、获得成功的概率要大得多。同时还有一个真理,在考试前心情愉悦的学生的成绩远高于一个心情郁闷的学生。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表现得最好的时候绝不是消极悲观或心止如水的时候,而是被积极情绪包围时。所以,给学生一个快乐、轻松的课堂,收获的课堂效率远高于教师板着脸批评学生、压抑、限制学生的课堂。[/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B]二、课堂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B][/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课改风深入人心,今天柳中人都知道,评价柳中的课堂是否优秀不再看教师如何教,而是看学生如何学。我就在思考,为什么我们还在苦苦咬住提高教学质量不放手呢?课堂上师生的地位都已改变,课下我们关注的方式是否也应该发生改变?我们关注教学质量为什么不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力如何,它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能力与方法的培养等等。站在学生一生的角度去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不仅解决了近水之忧——教学质量的问题,同时也解决远水之虑——学生终身学习的问题,一举两得,何乐不为?[/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然而学生学习力的培养,并不是三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教师齐心协力、耐得住不看成绩的底气,踏踏实实地带着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它需要我们跳出课堂去看课堂外的问题,它需要我们去挖掘课堂背后深层次的东西,除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特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等等做铺垫。[/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自己,孩子的学习也是千差万别。不同的孩子在学习的吸收和消化上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孩子的学习不是只在课堂上完成。学习能力强、习惯好的孩子有可能在上课之前已经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而学习能力弱的孩子则需要课后强化巩固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根据孩子的学习差异,我们可以把孩子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前学--中学--后学。前学阶段:要求孩子必须在课前预习,预习后做题检测自己,通过检测发现问题,上课的时候才会有备而来,有针对性的带着问题听课;中学阶段:孩子在课堂上并不仅仅只为学习而来,也为快乐、有趣而来。今天的孩子绝不会为了明天的美好前程而静下心来潜心学习,他们更关注的课堂是否有趣,是否能够更吸引他们。人都为自己的归属和价值而来,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找回自信。我想这大概是现代课堂重视必须要有孩子展示这一环节的原因吧。后学阶段:因为有了我前期不布置作业、没注重反馈、巩固而一塌糊涂的前车之鉴,对于我们理科而言,我是坚信“三分学、七分练”,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数学的运算、逻辑推理等能力也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会形成基本的数学能力和素养;另外,根据自己的学习差异,后学环节对错题的收集整理应予以足够的重视。[/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B]三、“教”依附“学”,“主导”依附“主体”而生存[/B][/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林格先生说:“教育者要做的唯一事情是无条件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控制它。”做教师要善于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我们教师并不是万能的,我们的“教”脱离了学生的“学”之后,便会一事无成;而学生没有了教师的“教”,只要他想学,他就有可能学有所成。所以学生的懂或是不懂,由学生自己决定,并不是我们教师可以主宰的。[/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如果我们善于给孩子搭建学习的平台,给学生展示自己、体验快乐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成长的体验的时候,学生的内心就会被唤醒,就会自主自发地产生想要学习的冲动与激情,促使他不顾一切地去爱上学习;如果我们还是一味“灌输”为主,则限制了孩子学习的热情、扼杀孩子学习的兴趣,把主动学习的孩子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孩子。现在回想,觉得“孩子是被教笨的”这一句话,简直就是真理![/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实现教师的“主导”功能呢?愚认为:[/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1、感觉引导。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去引导学习,而不是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教学设计,逼迫学生就范。[/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记得上《相似三角形》一课时,上课前,要求大家整理通过课前预习,学到了哪些知识,惠鑫说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目标1)”然后直接跳到最后一个知识点“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接着,我请其余同学起来做补充。随后,我请大家思考,本节课你还有哪些问题?有孩子起来说“不懂为什么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我把问题抛给大家:“有没有同学知道原因?”有孩子起来根据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推出了全等是相似的特例,我首先肯定了这是正确的,这是我们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的,能不能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随后,通过小组讨论,大家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比解决了这个问题。[/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如果要用以前的眼光来衡量这节课,这一定是让自己郁闷的一堂课。因为教学结构不完整、教学思路不严密。向来我都追逐课堂上能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然而正是这堂课改变我对课堂的看法,课堂不是我“表演”的地方,是学生开“讲座”的地方。我充其量就是一个“主持人”,按照学生的思路去穿插每个环节,必要时经典点评、重点强调,偶尔穿插幽默让大家贻笑大方已足够。让学生实实在在获得知识、获得成长最重要![/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2、降低难度。教师的聪明不在于难倒学生,而是给学生搭梯步,让学生能够顺势而上。在讲增长率应用题这一节里,我设计的导学案没有很好地发挥实效,孩子们在推导增长率规律时遇到了麻烦。当我还沉浸在自己滔滔不绝的讲授中时,惊然发现平时比较好的孩子用一种茫然的眼光看着我。于是我停住了讲课,询问孩子到底哪里不懂,才知道孩子在为什么增长n次,用n次方表示上卡住了。于是,我们又回过头来从寻找规律开始,有一部分孩子跟上了,仍然有一部分孩子还在困惑中;于是,我再次降低难度,把字母换成数字,让孩子去演算总结出规律。几经波折,最终我们都回归了教学的正途。我们不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讲课,我们是为了学生习得知识而讲课,当学生遇到麻烦时,需要我们敏锐地发现问题,降低难度,及时拉孩子一把。[/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教育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做一个能理解孩子的教师,到孩子的心灵上去教书。必要时,需要伸出手,大手牵着小手一起前进。[/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3、发掘学习的快感。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在课堂里找回属于自己的一份自信。让孩子去亲自体验书中自有黄金屋、自有颜如玉的惬意。[/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晚自习的讲评课,一般我都放手给孩子。我惊喜地发现,随着孩子们讲课次数的增多,她们在用心、也在成长。哪天晚上雅婷上台讲解证明题除了讲出怎么做,还讲解了为什么这么做让我惊喜若狂。老天啊,她头头是道地分析不亚于一个学科教师,有什么能比听见生命拔节的声音更幸福的事?[/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因为看到了希望,所以我期待更多的孩子能去体验这种学习的快感。《图形与坐标》这一堂课,我就交给孩子们全权处理。八个小组,轮番上阵。虽然和七八年级的情境展示、活动设计还差了很大一段距离,但孩子们下来问我,好久再给我们机会自己讲课时,我心就足以满足。现在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那是因为我们才起步,但欣慰的是我们已经在路上,我的孩子们体验到了讲课的乐趣。[/SIZE][/FACE][/ALIGN][/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3] 孩子们的讲解依然很生硬、不成熟,只要我们有热情、我们能用心、我们会耐心,坚持下去我们就会走出一个不一般的课堂和自己。现在是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洗礼,这些都不会再是问题。课堂是慢的艺术,追求着我们想要的,感动着我们现在拥有的,学习的每一天我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SIZE][/FACE][/ALIGN][/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