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华闲思碎语: 上班之余,我基本都在阅读、思考和写作。近几天有些杂事,耽误写日记了。几天不写,就感觉实在提不起笔来写了。但几天不读,再捧起书来读并不会感到为难,因为阅读是享受,而写作是费脑筋的事,虽然其中也不乏快乐。若只读不写,就没有促进自己深度思考,也没有创造,更谈不上为人类文明做贡献。所以无论是对自身专业发展还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而言,写作的价值远甚于阅读的价值。价值越大的事,当然做起来难度就越大!这就是读者永远比作者多的原因。[P]诗圣杜甫有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都在告诫人们,文章要经得起千秋品评,人们一定要以敬畏的心态对待文章,对待文字,切不可敷衍草率。公开发表文字,即使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乃至在网络上任何地方发言,我们的确要慎之又慎!须尽可能做到文明、严谨,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P][P]很多教师朋友和学生都说文章难写,我的体会是,只要坚持多写,成了习惯,就不难了。从不写文章的人,想提起笔来写,需要极大的决心与勇气。[/P][P]想写出让人眼睛一亮的好文章,的确需要才气,一般人难以做到。但要想做到文从字顺,条理清楚,只要多读多写,并非难事。所以说,慨叹文章难写的人,非不能也,是不为也。[/P][P]一般初学写作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总感到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忍卒读,更羞于见人,于是半途而废。须知人们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笔底生花、挥笔而就的高手不是没有,但非常罕见。古人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可见写出好文章绝非易事,这就是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的原因。我们还要认识到,名师大家的文章也不是篇篇惊艳,字字珠玑,只是他们文章的优秀率比一般人要高些。若有篇篇惊艳的高手,那一定是天纵之才,如李白、李清照,不过据说有人考证这二李把自认为写的不好的东西都烧掉了。而陆游就喜欢刷存在感,不论好歹,一律发表,一生创作九千多首诗词,是诗词高产亚军,但优秀率不到百分之十。高产冠军是威震天下的乾隆皇帝,他一生创作四万多首诗,几乎等于整部《全唐诗》的总量, 但优秀率为零,任何一部诗歌史都没有把这位写诗高产冠军列入其中,也真难为乾隆老人家了,本来就日理万机,忙中偷闲,也舍不得休息,而是舞文弄墨,竭力为中华文明增光添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实在是因为水平太低,入不了人家的法眼,休怪别人不高抬贵手。看来,贪多求快,必然影响质量。诗词文章重在积累与推敲,最终还是以质取胜。深圳高级中学 黄元华,欢迎转载,但须注明原作者。欢迎关注国内外上百万师生、家长喜爱的公众号“深圳师者情怀”(sz-szqh).20180518[/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