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66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从“打工教育”走向人的发展[/SIZE][P][SIZE=3]2016年08月09日  作者:阳锡叶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SIZE][/P][P][P][P][ALIGN=center][B][COLOR=#000080][SIZE=4]一所偏远的职专,学生一个个从“丑小鸭”成长为“白天鹅”,成功的启示在哪? [/SIZE][/COLOR][/B][/ALIGN][/P][P][ALIGN=center][B][COLOR=#000080][SIZE=4]从“打工教育”走向人的发展 [/SIZE][/COLOR][/B][/ALIGN][/P][P][SIZE=4]  都说职业中专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但记者日前在湖南省吉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采访时,却得到了这样一组数据:“该校64.5%的毕业生月工资达到4000元以上,远远超过一般本科生的待遇。”[/SIZE][/P][P][SIZE=4]  这所学校的毕业生,70%走出了湘西,1.3万多个“丑小鸭”长成了“白天鹅”,为湘西州一万多户农村贫困家庭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之窗。[/SIZE][/P][P][SIZE=4]  一所湘西偏远学校的毕业生,为何发展得这么好?“我们的成功秘诀就是一句话:从‘打工教育’走向人的发展。”校长彭越说。[/SIZE][/P][P][SIZE=4] [B] 这真的是在办学吗?“不,这是在办培训学校”[/B][/SIZE][/P][P][SIZE=4]  目前,许多学校把“以就业为导向”作为办学宗旨,“无缝对接工厂”成为了当下职业教育一句热门的话。[/SIZE][/P][P][SIZE=4]  但是,这真的是在办学吗?[/SIZE][/P][P][SIZE=4]  “不。”彭越说,“这是在办培训学校。”[/SIZE][/P][P][SIZE=4]  在彭越看来,现在职业教育走入了一个误区,单纯重视技能培养,过于重视与岗位对接,把职业教育演变成了“打工教育”,而忽视了人的成长和发展,“这是职业教育被一些人认为是二流教育的重要原因”。[/SIZE][/P][P][SIZE=4]  近年来,吉首职专悄悄地改变了办学理念,教师们听到的、看到的,不再是“以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而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SIZE][/P][P][SIZE=4]  理念的更新,意味着行动的改变。吉首职专85%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大多数为留守学生。他们有独立自强、勤奋进取的一面,也有因亲情关爱缺失而导致的自卑、好强、孤僻的一面。[/SIZE][/P][P][SIZE=4]  学校为此向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蹲下身来看学生,静下心来干事业。”学校还出台一份特殊的“保生津贴”,目的就是引导教师信任、善待、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成长。[/SIZE][/P][P][SIZE=4]  学前教育(35)班学生伍秀娟是个连男生都惧怕三分的女孩子,有次受了任课教师的批评,她不服气,一个人站在操场上任暴雨把自己淋透。[/SIZE][/P][P][SIZE=4]  班主任罗爱凤针对伍秀娟肯管事、爱打抱不平的优点,不断鼓励引导她把精力投入到班上的公益事务中。渐渐地,伍秀娟不仅学会了尊重师生,还静下心来学习,主动为他人服务。3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考进了中国银行。[/SIZE][/P][P][SIZE=4]  像伍秀娟这样在教师关心下转变的学生不是个例。“我们要求老师用足够的爱心为孩子们树立信心,让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副校长周平说,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又培养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既重视科学知识,又重视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使学校因此成为湘西州辍学率最低的中职学校。[/SIZE][/P][P][SIZE=4] [B] “民办职中一度达30多所,如今垮得差不多了”[/B][/SIZE][/P][P][SIZE=4]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吉首职专只有6个专业,而且办学时间长,其中4个重点建设专业办学都在20年以上,学前教育专业还办了30年。[/SIZE][/P][P][SIZE=4]  人们不禁会问,都说要跟着市场办专业,为何学校专业这么少?这些老专业是否还符合现在市场需求?[/SIZE][/P][P][SIZE=4]  “职业教育与普高不同,它必须动手,这就需要专业教师、专业设备和场地。”彭越说,盲目上新专业,如果没有相应的师资、设施等,其实是对学生不负责。“这是有深刻教训的,上世纪90年代,吉首的民办职中一度很红火,多达30多所,但是如今已经垮得差不多了。”[/SIZE][/P][P][SIZE=4]  “当然,我们也不是没有跟着市场走。实际上,学校也陆续停办了一些专业。”彭越说,目前,学校6个专业对接的是吉首市打造湘、鄂、黔、渝四省市边区“旅游集散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工业加工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的发展战略,涵盖旅游、制造等湘西州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具有长久而广阔的人才需求”。[/SIZE][/P][P][SIZE=4]  那么,怎么让老专业办出新生命力?[/SIZE][/P][P][SIZE=4]  “我们要求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不断动态调整专业课程。”副校长康纲说,学校修订了学前教育等4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和8门教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近地方支柱产业。目前,学校共开发专业核心课程24门,开发校本教材19本,公开出版发行教材7本,构建了符合职业标准、体现工作过程导向、具有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SIZE][/P][P][SIZE=4]  康纲说,现代职业教育更重要的不在于专业多不多,而在于专业是否有特色,越有特色培养出的人才越有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才会更受用人单位青睐。[/SIZE][/P][P][SIZE=4]  近年来,吉首职专着力打造特色专业,在骨干专业中融进民族元素和艺术元素。学前教育专业是该校的拳头专业,学生2500余人,占到在校生一半以上。大多数学生刚进校时连乐器都没有摸过,毕业时,却能100%过钢琴六级。此外,他们不仅能学会拉丁舞、少儿舞蹈等现代舞蹈,还能学会打苗鼓、摆手舞、蒙古舞等民族舞蹈。[/SIZE][/P][P][SIZE=4]  这样的学生自然受欢迎。目前,该学校是湘西州、张家界两地中职学校唯一具备学前教育专业办学资质的,全州幼教战线80%的师资出自这一专业。[/SIZE][/P][P][SIZE=4]  像学前教育专业一样,目前该校6个专业都已经成为省州重点专业和精品专业。[/SIZE][/P][P][SIZE=4] [B] 不仅能就业、好就业,还要具有发展潜力[/B][/SIZE][/P][P][SIZE=4]  吉首职专的考试也颇具特色:每一名学生拿着一张考试清单,声乐、舞蹈、钢琴……像体检一样一个个进入考场考试,一个个过关。没有过关的,必须考到过关为止。[/SIZE][/P][P][SIZE=4]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生命力。”2014年退休的老校长席金强说,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学校建立了一整套质量评价机制,目标是让每一名学生不仅能就业、好就业,而且就业后还要具有发展潜力,保证就业后的长远发展。[/SIZE][/P][P][SIZE=4]  早在1988年,吉首职专就实行“四证换一证制度”,即学生要拿到思想品德合格证、文化成绩合格证、技能合格证、职业资格证后,才能拿到毕业证,这个制度一直坚持到今天。[/SIZE][/P][P][SIZE=4]  在技能培养方面,该校有一套“技能验收制度”,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回头看”,查漏补缺,他们把这种制度称为“回课制度”。没有过关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单独辅导,直到过关为止。[/SIZE][/P][P][SIZE=4]  实际上,为了保证学生培养质量,该校全员参与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从最早的导师引领制、课前预习式到后来的小组合作制、分组探究式;从放慢学习进度,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信心,到加强实训操作,激发学习兴趣;从创新教学环境,创建仿真实训室,到建设“班班通”与3D实训室,建立翻转课堂、同步课堂等,推动学校教学向现代化变革。[/SIZE][/P][P][SIZE=4]  杨春梅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师,由于学前教育专业上课人数多、课时少,声乐课更多采取全班齐唱、合唱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也就无法因材施教。针对这种情况,杨春梅采用分层次教学,以抓两头带中间,“一层推动一层,上一层又影响下一层,以点带面、共同进步,成绩得到普遍提高,学生参加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还获得过国家级二等奖”。[/SIZE][/P][P][SIZE=4]  据统计,近3年,该校在国家、省、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竞赛中,先后有20余人在全国获奖、200余人次在全省获奖,成绩位居全省前列。该校也由一所薄弱中职学校,成长为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中国教育报记者 阳锡叶)[/SIZE][/P][/P][/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66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奥运“洪荒少女”刷屏,刷出不一样的体育竞技观[/SIZE][P][SIZE=3]2016年08月09日  作者:任玮  来源:新华社[/SIZE][/P][P][SIZE=4]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记者 任玮)这两天的朋友圈,被“洪荒少女”傅园慧刷了屏。在里约奥运会女子仰泳100米项目中,她先以半决赛第三名的成绩晋级,9日又在决赛中以个人最好成绩摘得铜牌。然而,她之所以成为“网红”,却是因为赛后一段“画风清奇”的采访。网友赞赏她的幽默与率真,戏称她为“洪荒少女”“游泳界的一股泥石流”“行走的表情包”,甚至将她的采访截图制作成表情包广为流传。傅园慧的微博也在一天内涨粉百万。[/SIZE][/P][P][SIZE=4]  人们对这个用尽“洪荒之力”比赛的姑娘的喜爱,不是因为她得了奖牌,而是缘于她在竞技体育中获得并传递的单纯快乐。同样,对于奥运首日憾失金牌的孙杨,人们用满满的鼓励与祝福力挺他,是因为看到了他所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拼搏与努力。[/SIZE][/P][P][SIZE=4]  赞赏傅园慧,鼓励孙杨,祝福所有未能站上最高领奖台的运动员。这一届奥运会,观众们对运动员表现出更多宽容、尊重,对成绩得失表现出更多平和、淡定。他们关注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与不懈努力,欣赏运动员在享受竞技体育中释放的个人魅力,不再将金牌作为衡量英雄的唯一标准,不再对胜利者歌颂崇拜,对失败者口诛笔伐。[/SIZE][/P][P][SIZE=4]  纵观近年来国内外重大赛事,越来越多国人摆脱金牌膜拜心态,“唯金牌论”的年代已经过去。随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们更加自信、勇敢、包容,中国人已经不再需要用奥运金牌来刷存在感。里约奥运会,除了追求竞技体育的强盛,我们更加欣喜地看到了民众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对体育健儿的尊重,这也表现出中国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SIZE][/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66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语文高效课堂是啥样的[/SIZE][P][SIZE=3]2016年08月10日  作者:申淑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SIZE][/P][P][SIZE=4]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更高的成效,让学生缩短和减少学习时间和压力,达到教学量与质的飞跃。[/SIZE][/P][P][SIZE=4]  笔者认为,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应该具有以下5个特征:[/SIZE][/P][P][SIZE=4]  [B]轻松的,愉快的[/B][/SIZE][/P][P][SIZE=4]  要让课堂轻松,教者自己要有轻松自然的表现,要创设宽松的教学情境,创设趣味点、情感点、穿越点等,激发他们的兴趣,实施任务驱动。我在上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一课时,创设的问题是:假如文学画廊中的四大吝啬鬼相遇,当( )遇上了( )时,将会怎样,请你进行合理的、大胆的想象,课堂交流时呈现你想象的画面。学生在回归原著中拓展想象的空间,增加了阅读密度和容量。在表述中学生思维活跃,大胆想象,师生都处在轻松和愉快的教学氛围之中。[/SIZE][/P][P][SIZE=4]  [B]简约的,速度的[/B][/SIZE][/P][P][SIZE=4]  张志公先生在《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一文中指出:“过去传说某某神童,某某才子能够‘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现在具备这种能力不再是神童才子的事,而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能力。”[/SIZE][/P][P][SIZE=4]  给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要有步骤、有梯度地进行阅读实践,训练阅读的速度。教师要探寻各种文体作品的行文思路,把握行文的线索——时间线、空间线、情感线等,给学生一种方法。方法要简约,好操作,见效快,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抓住文本的主旨或观点,只有快速阅读,才能赢得时间慢下来品味和鉴赏,才能提升阅读的质量。[/SIZE][/P][P][SIZE=4]  [B]人文的,个性的[/B][/SIZE][/P][P][SIZE=4]  高效课堂应该是人文的,个性的。语文的课堂应是育人的平台,在教学中我常常发掘立德树人的德育渗透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传达正能量,给学生以积极的、向上的、昂扬的生存姿态;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更要尊重学生健康的个性,尊重他们健康的独立人格。在学习李白的《与韩荆州书》一文中,课堂讨论中学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有的同学对李白产生质疑,说他在这文章中失去了傲岸的风骨,这篇文章中那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的李白不见了,看到了一个世俗求仕的李白,要重新解读李白……在课堂中学生依据课本进行个性理解和评价,语文课堂成为展现个性,塑造个性的平台。[/SIZE][/P][P][SIZE=4]  [B]发展的,深刻的[/B][/SIZE][/P][P][SIZE=4]  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程翔在《论学理关照下的语文教学》一文中提到:“教师的天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教师的标准,就是看其在多大程度上使学生得到发展和提高。”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能僵化地、机械地为考试而考试。不能只基于读懂文本,要让他们学会思考,真正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感受,从中进行感悟、鉴赏和评价。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鼓励学生求异思维,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威。[/SIZE][/P][P][SIZE=4]  [B]合作的,共振的[/B][/SIZE][/P][P][SIZE=4]  中学语文课堂的高效要有科学的分工合作,进行单元教学和专题教学时,依照学生的不同专长进行分工阅读、专题探究、课堂汇报等,充分利用伙伴资源:生生课堂,多元交流;师生课堂,教学相长。如此,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SIZE][/P][P][SIZE=4]  总之,高效课堂要有信息密度,要有训练梯度,要有思维力度。(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八十中学)[/SIZE][/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66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306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QUOTE][B]下面引用由[@opp]发表的内容:[/B]

          从“打工教育”走向人的发展 2016年08月09日  作者:阳锡叶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一所偏远的职专,学生一个个从“丑小鸭”成长为“白天鹅”,成功的启示在哪?  从“打工教育”...[/QUOTE]
          没有人的成长,即使有技能,也只是表面的。只有做到了走心的教育,是每个孩子都找到生命成长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一个打工学校,这样才是有希望和有未来的。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66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306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QUOTE][B]下面引用由[@opp]发表的内容:[/B]

            语文高效课堂是啥样的 2016年08月10日  作者:申淑艳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更高的成效,让学生缩短和减少学习时间和压力,达到教学量与...[/QUOTE]
            这篇文章有些观点是自相矛盾的,当然这是我自己的观点,也或者说作者只是说了一些表面的现象,并且是简单的一个堆砌,没有深入分析出内涵性的东西,特别是第二点,总是我感觉不太舒服。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66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306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QUOTE][B]下面引用由[@opp]发表的内容:[/B]

              奥运“洪荒少女”刷屏,刷出不一样的体育竞技观 2016年08月09日  作者:任玮  来源:新华社 新华网北京8月9日电(记者 任玮)这两天的朋友圈,被“洪荒少女”傅园慧刷了屏。在里约奥运会女子仰泳1...[/QUOTE]
              真实和英雄还是兼顾吧,别因为一个同情心泛滥,而忽视里那些为国争光且创造了成绩的英雄,多想想张梦雪,她也很美,只是一直悄无声息而已,这同样是一种真实,不能因为要同情那些另类的,就忽视了这些功勋卓著者吧。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66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306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继续走来喝了几口茶。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66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QUOTE][B]下面引用由[@王书朋]发表的内容:[/B]

                  继续走来喝了几口茶。[/QUOTE]
                  欢迎常来品茶![EM35]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66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金牌观”[/SIZE][P][SIZE=3]2016年08月12日  作者:邓海建 顾骏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SIZE][/P][P][ALIGN=center][B][COLOR=#000080][SIZE=4]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金牌观” [/SIZE][/COLOR][/B][/ALIGN][/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里约奥运会正火热进行,由于有几位我国优秀运动员冲击金牌失败,如何看待金牌成为最近舆论场中的热门话题。在微信朋友圈,《真正的教育,根本不是发掘人的第一》《当我们用‘痛失金牌’来报道孙杨,我们在向孩子传递什么价值观》等热文都抨击了“金牌至上”背后的功利心理。那么,究竟该用怎样的金牌观念教育孩子?本期争鸣推出两篇立场各异的文章,期待激发读者更多思考。 [/SIZE][/FACE][/P][P][ALIGN=center][B][SIZE=4]奥运之美远不止看得见的金牌[/SIZE][/B][/ALIGN][/P][P][ALIGN=center][SIZE=4]邓海建[/SIZE][/ALIGN][/P][P][SIZE=4]  全民体育发展了这么多年,人民日报也提醒“唯金牌论”时代已过去,但最近几天,面对一些知名运动员的失利,不少媒体依然用“痛失金牌”来作为新闻标题,不少观众也有微妙的挫败感。可是,“痛失金牌”之痛,究竟从何而来呢?[/SIZE][/P][P][SIZE=4]  这种“痛”,也许来自对金牌的极度渴慕。金牌在错位的价值观里,已经僭越了竞技体育之精神,成为无上的价值与荣耀。哪怕是微弱的差距,拿到金牌就是英雄,而金牌之外,似乎都成了空气。成王败寇,一锤定音。可问题是,奥运精神就是把冠军送上人生巅峰,把其他拼搏奋斗者们统统打入“冷宫”吗?[/SIZE][/P][P][SIZE=4]  这种“痛”,也许来自对成功的市侩解读。心灵鸡汤温补过度了,成功学的“鸡血”打太多了,我们对动态人生的理解,似乎也就仅剩下夺取金牌的刹那辉煌了。太渴望成功、太冀望以盖过别人的风头刷出自己的存在感,看起来是一种傲娇的自负;说白了,不过是靠金牌支撑一种虚浮的成就感。[/SIZE][/P][P][SIZE=4]  而所谓“痛失金牌”一说,传递给孩子们的,则是错位之痛、骄矜之痛。[/SIZE][/P][P][SIZE=4]  奥运会就是创造奇迹的地方,如果一切竞技成绩都能靠信心与指数推演出来,临场的那些汗水与泪水,又有什么意义呢?运动员固然未必需要修炼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心理臻境,但也没必要被金牌绑架,在利欲与算计中放大金牌的魔力。[/SIZE][/P][P][SIZE=4]  在课堂上,有老师曾问学生:“有谁知道世界第二高峰?”有人犹豫说是“乔戈里峰”。老师继续问:“第三高峰、第四高峰呢?”这时就没人回答得出来了。这里固然有物竞天择的必然,但“没有第二,只有第一”的“金牌至上”思维,也裹挟了不少人的认知与逻辑。人生种种不如意,便是“只见金牌”的功利思维的副产品。就像白岩松在电视上说的:“看到那样的标题叫谁谁痛失金牌,怎么就痛失,好像原来预定的就是你的,人家打得好,当然就是人家的了,这是体育比赛开个玩笑。”放大泪水、放大失意,看不见过程之美、听不到实力之音,心无旁骛之后,碎落满地的,就是极端成功主义的病态心理。[/SIZE][/P][P][SIZE=4]  不由得想起个小插曲:本届里约奥运,“用了洪荒之力”的运动员傅园慧之所以“亮了”,恐怕恰恰是因为她的身上展现了竞技体育该有的自然率真之美、不事雕琢之美。在学校,在教育领域,“痛失金牌”式的心态已成为流感般的顽疾。比如唯成绩论、唯“状元”论,可谓一人升天,仙及鸡犬。在每个夏天,几乎都上演着这样的闹剧。“状元”有房产、有代言,甚至连笔记都可以待价而沽;可是第二名、第三名呢?几乎没人关心他们。可问题是,偶然的一分两分之别,需要给出天壤之别的待遇吗?这个社会的有序运转,仅仅靠的是“第一名”们的洪荒之力?[/SIZE][/P][P][SIZE=4]  少点“痛失金牌”,多点“喜获银牌”吧!就算是铜牌抑或黯然出局,天也不会塌下来。我们恭喜金牌获得者,却不该把金牌当作人生的全部。看比赛的时候,告诉孩子,奥运之美,远不止这块看得见的金牌。体育如此,学业如此,人生亦然。(作者系媒体评论员)[/SIZE][/P][P][ALIGN=center][B][SIZE=4]“金牌至上”体现运动员责任心[/SIZE][/B][/ALIGN][/P][P][ALIGN=center][SIZE=4]顾骏[/SIZE][/ALIGN][/P][P][SIZE=4]  四年一度的夏季奥运会正在进行,有关一些运动员“痛失金牌”的报道不时见诸各类媒体的头条,尤其是赛前被普遍看好的运动员,一旦成绩欠佳,总会引发热议。但是,与以往不同,除了惋惜、批评,网上为运动员舒缓压力的呼声时不时高涨,比如“不要再让金牌绑架孩子”;接着又有“中国公众对体育比赛的态度趋于成熟”之类的赞叹,好像运动员去里约就是为了展示自我,至于输赢得失,完全不用考虑。有媒体主张,今天中国必须走出“金牌至上”的困局,提问题的角度不错,但是所提问题却是一个假问题。[/SIZE][/P][P][SIZE=4]  奥运会属于“竞技体育”范畴,如果虽称竞技却不考虑输赢,不在乎拿到的是金牌还是银牌,甚至成绩好坏都无所谓,那无论运动员还是观众,千里迢迢去里约干吗?[/SIZE][/P][P][SIZE=4]  那些“不在乎金牌银牌”的网友一定知道,在中国,这些运动员都是国家财政出钱培养的。前几年有传说“一块金牌需要七亿元人民币的投入”,数字未必精确,但耗资巨大的投入之下,运动员怎能轻松随意,不在意输赢?有的运动员在失去金牌后痛哭流涕,应该不只是为了个人成败,还为了对国家培养、人民供养难以交代。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运动员在未能夺得原本有实力夺取的金牌的场合,流泪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正当的;丢了金牌还若无其事,那才是心态失常。[/SIZE][/P][P][SIZE=4]  现代奥运会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明确的教育功能,“更快、更高、更强”不只是体格上的,更是人格上的。因为是教育活动,所以对于“金牌至上”到底传递什么价值观需要讨论,但讨论的方向肯定不是“金牌至上”本身的对错,而是“金牌至上”得以成立的立论。[/SIZE][/P][P][SIZE=4]  如果“金牌至上”指的是个人为得金牌不择手段,那是错误的。而在法律和规则的意义上,守住底线,“金牌至上”就不是问题。[/SIZE][/P][P][SIZE=4]  如果“金牌至上”指的是只顾个人名利,在集体项目中,过于突出自己,而导致整体失利,那可能是错误的;但在集体项目中,充分施展个人所长,或在与同伴对垒时,努力战胜对方,都属于正常行使运动员的合法权利,不该受到指责。[/SIZE][/P][P][SIZE=4]  如果“金牌至上”指的是观众在运动员受伤等非常场合,仍要求他们为自己对金牌的渴望而牺牲健康,那是错误的;但在运动员一切正常,只是因为心理过于紧张等因素而导致发挥欠佳,观众痛惜一下,又何错之有?[/SIZE][/P][P][SIZE=4]  如果“金牌至上”指的是运动员不靠国家财政靠自己,来到赛场只为实现个人抱负,观众却要求其必须拿到金牌,那是错误的;但当其接受国家投资,肩负纳税人厚望时,却因失误而丢失金牌,那无论是众人的指责,还是其本人的自责,又何错之有?[/SIZE][/P][P][SIZE=4]  奥运会作为一项全球性体育盛会,其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功能,至少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未成年人来说,就是关于责任心的教育,就是关于权利义务关系的教育:身为运动员,从接受国家出资培养和教育之日起,就对国家和民众承担了一份责任,尽其所能地在高水平运动比赛,特别是奥运会赛场上夺取金牌,就是履行这份责任的基本形式。不愿意承担这份责任的,可以“单飞”,最好从头就“单飞”;希望由国家承担所有投入的,那就好好表现自己,争取拿个金牌回来。如果最终成绩不佳,那痛哭流涕至少要比嬉皮笑脸更像一个有担当的人之所为。(作者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SIZE][/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67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306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P][QUOTE][B]下面引用由[@opp]发表的内容:[/B]

                      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金牌观” 2016年08月12日  作者:邓海建 顾骏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金牌观”    里约奥运会正火热进行,由于有几位我国优秀运动员冲击...[/QUOTE]
                      我是一个体育迷,也一直在思考体育的教育价值,可是我越来越失望,是对国人的容易走极端的失望,原来是苛责,一个不小心就宽容过度了,什么都是可以原谅的,就像零八年我看到刘翔,我要原谅,而12年我还要原谅,到底是代表国人争金夺银呢,还是在进行肥皂剧的悲情表演呢。[/P][P]可是今年更加厉害了,先是一个来调侃的傅园慧,接着是一个很满意的宁泽涛,好像突然之间这些失败者,倒成了英雄,不断地要博取同情,而那些用泪水和汗水书写传奇,给国家争取辉煌的人到黯然失色了。[/P][P]这就是我们重塑的奥运观吗,这样到简单了,只要到奥运赛场走上一走,弄些奇谈怪论,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名利双收了,中国的运动员应该去争奥斯卡,那些大牌的演技真是糟蹋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到底是全民奥运呢,还是全民娱乐呢,我也真是醉了![/P]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67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P][QUOTE][B]下面引用由[@王书朋]发表的内容:[/B]

                        我是一个体育迷,也一直在思考体育的教育价值,可是我越来越失望,是对国人的容易走极端的失望,原来是苛责,一个不小心就宽容过度了,什么都是可以原谅的,就像零八年我看到刘翔,我要原谅,而12年我还要原谅,到...[/QUOTE]
                        [/P][P] [/P][P]走极端有时真的让人很无语,什么时候客观了,心也就舒坦了[/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67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里约奥运会中国首金获得者张梦雪的家庭教育故事[/SIZE][P][SIZE=3]2016年08月14日  作者:张兴华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SIZE][/P][P][B][COLOR=#0000ff][SIZE=4]“她的沉稳得益于家长不急功近利” [/SIZE][/COLOR][/B][/P][P][ALIGN=center][B][COLOR=#0000ff][SIZE=4]  ——里约奥运首金获得者张梦雪的家庭教育故事 [/SIZE][/COLOR][/B][/ALIGN][/P][P][SIZE=4]  北京时间8月7日22时23分,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山东济南姑娘张梦雪挺身而出,以199.4环的成绩夺得女子10米气手枪冠军,为祖国赢得里约奥运首金。[/SIZE][/P][P][SIZE=4]  在两届奥运冠军得主郭文珺爆冷出局的情况下,张梦雪这一枪打得众多媒体措手不及。央视主持人不无抱歉地说,“有关张梦雪的资料准备不足。”各大媒体也只能通过张梦雪的比赛表现来评价这匹“奥运黑马”,新华社评价她“沉稳淡定”,英国媒体则称“她的沉稳太可怕,一旦取得领先优势,就再也没有让第一名的位置旁落过。”[/SIZE][/P][P][SIZE=4]  奥运冠军沉稳淡定的性格来自哪里?记者走访了张梦雪的家庭和母校,她的父母、老师和同学全都讲到了她的民主家庭,一致认为是良好的家庭教育成就了这名奥运冠军。[/SIZE][/P][P][SIZE=4] [B] 遇事商量[/B][/SIZE][/P][P][B][SIZE=4]  尊重孩子发挥天赋[/SIZE][/B][/P][P][SIZE=4]  “咱家也没有人搞体育,就她爸爸喜欢游泳,而且游得非常好。”张梦雪的妈妈刘振华说。在与张梦雪的父亲张杰生攀谈时,这位忠厚寡言的济南汉子经常词穷,然后搓搓手望向刘振华。[/SIZE][/P][P][SIZE=4]  张梦雪家是济南的一个很传统的家庭,父亲爱好游泳。在她涉足射击运动之前,家里祖祖辈辈从来没有走出过职业运动员。若硬要说运动天赋,那应该来自于张杰生。[/SIZE][/P][P][SIZE=4]  和千千万万个朴实而普通的济南家庭一样,他们曾寄希望于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家姑娘有朝一日会成为运动员,更别说奥运冠军了。但仿佛是命中注定一般,张梦雪的射击天赋,最终还是被射击教练发现了。[/SIZE][/P][P][SIZE=4]  那是张梦雪初中一年级的暑假。“当时济南二十七中在长清区举办了夏令营,其中有射击体验这个项目。轮到张梦雪射击时,她学校的体育老师看到这个女孩子沉稳冷静,很不一般,然后就说,让你爸爸来学校和我聊聊。”母亲刘振华说,“就是这次射击体验,彻底改变了孩子的命运。”[/SIZE][/P][P][SIZE=4]  其实张梦雪一直是学霸,学习成绩很优秀,从济南市纬二路小学毕业之后,升入济南市二十七中,成绩都稳定在班级前五名。如果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张梦雪应该能轻松考入省重点高中,然后再考上心仪的大学。[/SIZE][/P][P][SIZE=4]  是走体育之路还是走升学之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张梦雪的父母没有像一般家庭那样代替孩子做决定,让孩子挤普通高考的独木桥,而是蹲下身子跟小梦雪一起商量。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召开家庭会议民主商议此事,张梦雪的人生就此发生了转折。[/SIZE][/P][P][SIZE=4]  张梦雪先是利用周末时间在济南市体校练习气步枪射击,随后遇到了济南市体校教练王红丽。王红丽发现了她的气手枪天赋,于是,张梦雪成为体校的一员。[/SIZE][/P][P][SIZE=4] [B] 沟通交流 [/B][/SIZE][/P][P][B][SIZE=4]  引导孩子懂得感恩[/SIZE][/B][/P][P][SIZE=4]  张梦雪进入体校训练和学习,父母一开始并不放心。“我们心里没底呀!谁知道孩子能练到什么程度。一个女孩子家,我们不放心让她小小年纪住校,所以她爸爸风雨无阻,天天骑着自行车接送她上学放学。”刘振华回忆起这段往事,眼里噙着泪水望着张杰生。[/SIZE][/P][P][SIZE=4]  张杰生沉静地说,骑自行车的往返路程就成了我们父女沟通交流的重要时段。怎样对待训练?如何看待成绩?这些都是他们的重要话题。“我们给孩子说,咱既然开始练了,那就没有回头路了。没想到,张梦雪练了3个月就拿到一个好名次。这些年来,作为家长,我们见证了孩子一步步的成长和一滴滴的汗水。可以说,非常不容易,能走到这一步,完全靠孩子的坚强毅力和教练员的精心指导。我们非常感谢所有带过张梦雪的教练员,尤其是她的省队主管教练员石震。从2006年到2014年,张梦雪跟着石震教练员练了8年!”刘振华说:“我们做父母的非常注意把这种感恩之情传递给孩子,让她懂得感恩。”[/SIZE][/P][P][SIZE=4]  2015年,张梦雪参加在韩国举办的气手枪世界杯赛,并且拿到了亚军。这就意味着,她为中国军团赢得一个宝贵的里约奥运会气手枪射击席位。随后,经过国家射击队多轮残酷的内部竞争,张梦雪如愿拿到了里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SIZE][/P][P][SIZE=4]  “感恩产生动力。”张梦雪的父母一直这样认为。记者看到,他们住在济南市纬七路的一所老式单位宿舍里,看起来无法给予张梦雪太多物质方面的待遇,但是这个家庭知足乐观、融洽和谐的氛围,却让张梦雪养成了完整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SIZE][/P][P][SIZE=4]  “梦雪这孩子有时候说出来的话能让大人吓一跳,觉得这孩子还挺有觉悟的。一次,张梦雪和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突然说,我是花你们这些纳税人的钱在搞运动,所以我必须好好训练来报答你们。”如今,张梦雪用一枚奥运金牌,而且是中国代表团的首金,实现了年少时的承诺。[/SIZE][/P][P][B][SIZE=4]  大胆放手[/SIZE][/B][/P][P][B][SIZE=4]  培养孩子沉稳淡定[/SIZE][/B][/P][P][SIZE=4]  记者联系上张梦雪读小学四五年级时候的班主任胡晓宏,她讲述了张梦雪小学期间的表现。[/SIZE][/P][P][SIZE=4]  虽然十几年过去了,胡老师还清楚地记得当年那个爱笑的小姑娘。她说,自己跟梦雪共处两年,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那时候梦雪胖乎乎的小脸上总是荡着笑意,她是一个很阳光、爱笑的小姑娘。[/SIZE][/P][P][SIZE=4]  胡老师说,她的家庭在培养孩子上敢于放手,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其实,张梦雪小学时就在业余时间学过射击。那时,学射击危险,好多家长要干涉的,可是梦雪的家长很信任孩子。这事,纬二路小学体育老师陈健也记忆犹新。[/SIZE][/P][P][SIZE=4]  陈建曾是济南市体校射击队一名专业运动员,2000年初退役后被分配到纬二路小学当体育老师。“我不算是梦雪的启蒙教练,只是她的启蒙老师。”陈健说。[/SIZE][/P][P][SIZE=4]  说起张梦雪进入纬二路小学射击队,陈健回忆说:“这其中有些曲折,要不是梦雪这孩子有韧劲,可能她射击的天赋不会这么早被发现。”当时济南市举办射击比赛,学校选拔三男三女组队参赛。起初,由于年龄小,梦雪并没有被选入队。后来,她课下自己到体育组办公室找到陈健,笑着说也想参加射击训练。开始,陈健跟她解释,她年龄小可以明年再加入,小梦雪不高兴地撅着小嘴回班了。谁知,第二天她又去找陈健软磨硬泡,请求给她一次试一试的机会。看到梦雪的坚持和韧劲,陈健不好意思再拒绝,答应让她参加训练。[/SIZE][/P][P][SIZE=4]  张梦雪第一次摸枪就表现得比其他同学稳定。陈健说,她的沉稳与家长不干涉、不急功近利有非常大的关系。梦雪没有任何压力,她天天乐呵呵地沉浸在训练之中。就在这次训练之后的比赛中,张梦雪获得了团体赛与个人赛两枚奖牌,这也是张梦雪第一次获得与射击有关的奖项。“当我将梦雪推荐到济南市体校射击队,王红丽教练一眼就相中了她。”[/SIZE][/P][P][SIZE=4]  张杰生夫妇更关心的是孩子的道德品质,见到老师,常常问孩子在校表现怎么样。胡老师说,阳光家庭培养出阳光的孩子,梦雪是个非常关心集体的小姑娘。梦雪曾经的同桌说梦雪当年跟自己抢着做值日。胡老师说,梦雪阳光活泼,课余活动的时候是个爱笑的小姑娘,学习的时候还挺专注的。[/SIZE][/P][P][SIZE=4]  胡老师认为,民主的家庭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心态。要玩的时候使劲玩,该认真的时候非常认真。张梦雪小时候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她沉稳淡定性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SIZE][/P][P][SIZE=4]  根据新的奥运比赛规则,所有选手先打两组6发打出一个基础分成绩,然后进入每轮两发淘汰赛。两组基础分打完后,张梦雪以58.5环位居第5位。从预赛第7进入决赛,到决赛进入淘汰轮拼杀,张梦雪像换了一个人,证明自己是为大场面而生,压力越大越沉稳。[/SIZE][/P][P][SIZE=4]  当现场只剩下三位选手时,张梦雪以0.8环优势占据榜首。倒数第三轮,张梦雪首发打出10.9环,现场立即发出尖叫声,但张梦雪却一脸淡定,面部表情几乎没有变化。这一枪奠定胜局,让张梦雪拿到自己的第一块奥运金牌,荣获中国奥运军团在里约的首金。[/SIZE][/P][P][SIZE=4]  “沉稳淡定才能稳住阵脚、力拔千斤”,张杰生常跟女儿这样说。梦雪的比赛经历生动地验证了这个观点。(本报记者 张兴华)[/SIZE][/P]
                          山间小溪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34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