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56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没有兴趣和热爱,何谈合适专业[/SIZE][P][SIZE=3]2016年06月30日  作者:王栋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SIZE][/P][P][FACE=仿宋_GB2312][SIZE=4]基础教育如果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也就无从谈求知欲,也就无从谈“职业理想”,自然也就没有“专业”的概念。[/SIZE][/FACE][/P][P][SIZE=4]  最近正值高考志愿填报,听很多考生说不知如何选专业,很吃惊。一些考生学科成绩不错,但对“专业”一无所知,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专业”和今后从事的“职业”有什么关系,不知道自己可以去学什么,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兴趣”,只能听命于父母。麻烦的是很多家长也并不了解“专业”。而很多中学有规定,填报志愿,教师不得发表意见,更不能越俎代庖。最后,考生和家长往往是在七嘴八舌中“随大流”,于是形成“只认大门,误进小门”的现象。有媒体调查显示,超半数的大学生入学前并不了解所选专业,入学后也并不喜爱所学专业,乃至有退学重考的事。 [/SIZE][/P][P][SIZE=4]  学生上高三了,教师如果问“以后想干什么”“考什么专业”,多数学生回答是“我家人还没想这个问题”“爸爸妈妈没对我说过”……学生到了高三,不清楚自己今后要去学什么、做什么,这就让人纳闷:为什么学生到了高三仍然没有考虑过“职业”问题,一个人从小没有生涯规划,其社会理想又何来依托? [/SIZE][/P][P][SIZE=4]  其实,对孩子今后学什么,不少家长也没数。我常听家长说“看考分再说吧”,这就是说,他们不是选择专业,而只是在选择大学;在得知考分后,才开始考虑学校和专业。在这里,即使有职业愿望,也要服从考分,更何况本身根本没有“职业”理想的。十八岁仍不知道自己可以学点什么、做点什么,是不是有些可悲?落后的社会价值观干扰了教育,错误的“成功学”也在影响青年的职业选择。 [/SIZE][/P][P][SIZE=4]  学生不会选专业填志愿,因为他不了解“专业”的内涵,也无法判断自己的学力。他在学校的学习是对付考试的,他的学习和“未来”的关系是:考分高,上名牌大学;考分低,上一般院校——这个他懂。“热门专业”一般指高收入、高待遇的“轻松、体面”的职业,就业容易——这个他也懂。至于这个专业是不是“适合”自己,不少学生并不知道。学校的教育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坦率地说,许多教师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个人规划的认识也很不够,他们可能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指导能力。“把学生送进大学”,学校的任务好像就完成了,很多应试名校就是这么干的。 [/SIZE][/P][P][SIZE=4]  基础教育阶段要培育人的趣味,应试教育很难做到这一点,由于学生把几乎全部精力用于应试,在长达12年的中小学阶段,没有培育兴趣与爱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特长,也就无从选择“喜爱的专业”。许多学生从小学就去上“兴趣班”“特长班”,这未必是学生个人选择,往往是家长代选。家长考虑的是,“特长”是升名校的“敲门砖”,可在入学上获取优势,而并不在意培育趣味。学生用大量时间学习并不喜爱的“特长”,即使习得技能,未必产生兴趣,升学之后,这块“敲门砖”也就被搁置。最近听闻某高中入学调查的几个数据,似乎能说明一些问题:28%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起就上“兴趣班”“特长班”,68%的学生从小学起就开始“补课”(两项交叉)。也就是说,学生进入高中之前,负担已经很重了。虽然该校高考升学率高,但校长和教师面对这些数据,不能不感到忧虑。基础教育如果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也就无从谈求知欲,也就无从谈“职业理想”,自然也就没有“专业”的概念。而一般而言,有了“趣味”和“热爱”,才有可能选择“适合”的“专业”。 [/SIZE][/P][P][SIZE=4]  学生脱离社会生活也是缺乏职业理想的原因。在应试环境下,大量高中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很少从事家务劳动,也不怎么接触社会。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到过工厂,没近距离观察过制造业,也不了解商业运行模式,他们能在试卷上做出答案,但对身边的现象无法作出解释,临到填报志愿才去关注,仓促间作出的选择,往往难以持续。 [/SIZE][/P][P][SIZE=4]  如果没有理想,没有热爱,任何一种职业都可能是无趣的。我们应当早一些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作者王栋生,系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SIZE][/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56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告别“不可言说”:青少年性教育困局怎么破?[/SIZE][P][SIZE=3]2016年06月30日  作者:沈洋 程迪 胡喆  来源:新华社[/SIZE][/P][P][SIZE=4]“女孩婚前因爱献出身体,并不能增加男孩对她的爱,还会被‘征服’她的男孩认为她‘下贱’”。近日,一本名为《高中生科学性教育》的教材引发了网友关注,一些网民认为教材的观点是在“贬低女性”。 [/SIZE][/P][P][SIZE=4]  业界人士认为,这本教材引发的争议恰恰折射出当前我国青少年性教育“不可言说”的尴尬现状,关注这本教材的同时,更应关注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的发展现状。 [/SIZE][/P][P][SIZE=4] [B] “为什么主人公全是女生?”性别平等是性教育必修课 [/B][/SIZE][/P][P][SIZE=4]  近日,网友“小楚巫”晒出一本名为《高中生科学性教育》的自读教材,她在微博上说“发现书中涉及性关系的案例主人公全是女生,危害也全是针对少女。而且公然出现贬低女性的观点”。 [/SIZE][/P][P][SIZE=4]  此微博一发,立刻引发了网民的关注。网友“听音贝贝”表示,书中涉及两性危害的知识、言论几乎都只针对女孩,这是不可取的。性别平等是教育者的必修课,实在不应该在教育教材中出现侮辱女性的字眼。甚至有网友评论“这是对女性进行‘恐怖教育、侮辱教育和性别歧视’”。 [/SIZE][/P][P][SIZE=4]  记者了解到,这本教材是21世纪出版社和江西高校出版社于2004年共同出版的。江西高校出版社总编室副主任王珍告诉记者,他们出版社至少有10年以上时间没有印刷发行过这本教材了。 [/SIZE][/P][P][SIZE=4]  但是,21世纪出版社仍在继续发行这本教材。据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春季江西抚州市两个县4所学校选用该教材,订购量2400余册,约为全省普通高中学生总数的千分之二点五。 [/SIZE][/P][P][SIZE=4]  “这本教材虽然有的表述上存在瑕疵,但编写者的本意并不是微博上所说的贬低和歧视女性,主要是提醒高中生注意婚前性行为的危害。”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西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将对包括《高中生科学性教育》在内的地方选用教材实行三年一次的定期审查制度,目前正在组织对该教材进行修订。 [/SIZE][/P][P][SIZE=4]  [B]谈“性”色变:敏感知识一般自习 [/B][/SIZE][/P][P][SIZE=4]  “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人羞于谈性、耻于谈性,认为对于‘性’没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教育,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了。”华东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舒曼说,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观点,使得我国性教育开展缺乏民意基础。 [/SIZE][/P][P][SIZE=4]  同时,国家层面未出台青少年性教育专项教育指导意见,研究机构未给予足够的关注,相关研究较少,这都使得我国青少年性教育滞后。 [/SIZE][/P][P][SIZE=4]  记者采访了解到,中小学校普遍缺乏性教育专业师资,很少有学校系统性地开展性教育。大部分“生理卫生”课程教师掌握性教育专业素养不足,担心开展性教育把不准、收不住,造成不好影响,主要还是从心理健康角度,对学生个体遇到的早恋等青春期问题进行辅导和教育。一些中小学生反映,“生理卫生”课程的所谓敏感章节,老师一般让学生自习。 [/SIZE][/P][P][SIZE=4]  缺专业教师的同时,性教育教材也不足。此次被网友吐槽的《高中生科学性教育》,当年却是全国较早的高中性教育教材之一。“这本教材让江西省成为全国较早和为数不多编写出版了高中专题性教育读本的省份之一。”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说,各地普遍缺乏权威的、符合当前社会文化发展实际的学生性教育教材。 [/SIZE][/P][P][SIZE=4]  此外,家庭性教育也几乎是一片“空白”,无法与学校教育进行互补。有的家长自身性知识不足,不能进行良好的教育。有的家长则受传统文化影响,采取回避的态度,谈“性”色变,遇到孩子谈及时也总是难为情、避而不谈。 [/SIZE][/P][P][SIZE=4]  [B]不如大方谈“性”:开展青少年性教育刻不容缓 [/B][/SIZE][/P][P][SIZE=4]  学校和家庭大多谈“性”色变,学生只能从一些非正式渠道获取性知识,这导致他们更容易产生一些不适当的性意识和性行为。专家认为,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相对落后。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有效地开展中小学生性教育刻不容缓。 [/SIZE][/P][P][SIZE=4]  “与其让孩子从不正确的途径获取性相关知识,不如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大大方方地将这些知识教给他们。”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表示,让孩子在性成熟之前了解性知识、正视性的存在,能让他们再遇到性问题时能够正确面对,学会保护自己。 [/SIZE][/P][P][SIZE=4]  “全面性教育为一个人提供了探索自身价值观和态度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其就有关性的诸多问题做出决策、进行交流和减少风险的能力。”儿童性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文利带领团队于2014年6月开通“爱与生命”儿童性教育微信公众号,许多家长都会向她咨询儿童性教育问题。 [/SIZE][/P][P][SIZE=4]  一些学校也正积极探索青少年性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南昌二十八中、南昌阳明学校等通过举办讲座、团体辅导等方式,讲述了青春期易出现的生理、心理问题,还通过信箱、纸条等形式回答学生深感困惑而又难以启齿的问题。 [/SIZE][/P][P][SIZE=4]  “加强中小学生性教育顶层设计尤为重要。”基层教育界人士建议,国家层面出台青少年性教育指导意见和工作措施,并加大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相关的教材建设,为性教育有效开展提供人力和课程资源保障。 [/SIZE][/P][P][SIZE=4]  张玫玫说,我国应建立系统、科学的性教育体系,由学校教育承载,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完成。舒曼认为,青少年性教育家庭不可缺位,要对家长进行培训,丰富家长的性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性教育水平。通过家校配合,共同做好青少年性教育工作。(新华社南昌6月29日新媒体专电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沈洋 程迪 胡喆)[/SIZE][/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56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306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QUOTE][B]下面引用由[@opp]发表的内容:[/B]

        告别“不可言说”:青少年性教育困局怎么破? 2016年06月30日  作者:沈洋 程迪 胡喆  来源:新华社 “女孩婚前因爱献出身体,并不能增加男孩对她的爱,还会被‘征服’她的男孩认为她‘下贱’”。近...[/QUOTE]
        性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想入非非的词语,我自己感觉叫性心理教育更为准确,以关注和疏导为主,不是大面积的广告式宣传,而是精细化的有针对性指导,其实作为生命自然状态的必然呈现,即使不谈一般也不会糟到那里,而煞有介事的装模作样一番,倒弄得全国上下谈性色变了,我也真的好生疑惑。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56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306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QUOTE][B]下面引用由[@opp]发表的内容:[/B]

          没有兴趣和热爱,何谈合适专业 2016年06月30日  作者:王栋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基础教育如果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也就无从谈求知欲,也就无从谈“职业理想”,自然也就没...[/QUOTE]
          我认为应该更进一步,让孩子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找到自己的所爱,并且形成一定的基础,我所谓的基础是心理和常识双向的,只有这走在了前面,孩子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单凭一个职业规划教育,依旧会把孩子陷进泥沼,要么从众要么随机。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56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306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教师子女不止要面对一个爸爸妈妈,还有可能会面对一位老师(或者是两位老师),也就是说不只要做孩子,还要做学生,双重的压力把家庭变成了学校,而他们的父母也不自觉地有了双重角色,不表现的话都压抑,如泄露的话就有可能有伤害,这比那些单纯的家庭,其问题显然要多一层,可哪个家长不是还有一个社会角色,单单说教师子女明显有推脱之嫌,还是没有走进孩子的心灵,又因为自己离教育太近过于明显罢了,我们无需自己折腾自己,用亲情走进孩子,而不是师道尊严,这就够了!
            [ 此贴最后由 王书朋 在2016-7-3 9:21:51编辑过 ]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57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最后一课”不能仅仅博学生一笑[/SIZE][P][SIZE=3]2016年07月02日  作者:马剑  来源:新华社[/SIZE][/P][P][SIZE=4]又到一年毕业季,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即将走出校门奔赴各地。临行前毕业致辞,师长多有所嘱咐与期望。然而个别学校的教师,毕业致辞套用网言网语卖弄机巧,甚至低俗、媚俗,只为博学生一笑,实在不应当。[/SIZE][/P][P][SIZE=4]  如今的一些所谓的“毕业致辞”内容乏善可陈,甚至简单拼凑起一堆网络段子。还有个别高校教师在毕业典礼上大飚“黄色玩笑”,引得全场师生哄堂大笑,不禁让人怀疑这到底是毕业典礼还是低俗的娱乐秀场。[/SIZE][/P][P][SIZE=4]  毕业典礼上不是不可以开玩笑,那些带有学校鲜明特点的自嘲是校园文化蓬勃有朝气的体现,也是归属感的感悟与认同。可以理解个别高校教师的良苦用心,毕竟创作一篇广受欢迎的致辞并不容易。但在毕业典礼这样一个庄严场合,对那些对未来心存忐忑和焦虑的毕业生来说,母校的临行嘱托应该具体而真切,而不应流于娱乐与空泛。[/SIZE][/P][P][SIZE=4]  毕业典礼是师生共同重温责任、感悟大学文化和精神的“最后一课”,也是展示大学形象、历史积淀的重要场合。一篇成功的毕业致辞,应该成为一次大学精神的体悟与洗礼,而非仅仅停留在博学生一笑。[/SIZE][/P][P][SIZE=4]  在离别的时刻,将情绪克制安放,把握时机传道解惑,在学生心中强化思考和责任,方能体现出为人师者的格局与情怀。(新华社记者 马剑)[/SIZE][/P][P][SIZE=4]
              [/SIZE] [/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57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P][QUOTE][B]下面引用由[@王书朋]发表的内容:[/B]

                我认为应该更进一步,让孩子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找到自己的所爱,并且形成一定的基础,我所谓的基础是心理和常识双向的,只有这走在了前面,孩子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单凭一个职业规划教育,依旧会把孩子陷...[/QUOTE]
                [/P][P]职业规划有的地方在初中就开始了,比如广东佛山[/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57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306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QUOTE][B]下面引用由[@opp]发表的内容:[/B]

                  职业规划有的地方在初中就开始了,比如广东佛山[/QUOTE]
                  我个人觉得职业规划应该和人格培养结合起来,与其流于形式空喊口号,不如在中小学时期就有针对性的让其发展自己的兴趣,待到兴趣化为了自己的理想,报志愿老师和家长适当尊重也就行了,所以前提还是孩子的自我了解和自我形成,规划越长久越好,越内化越好。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57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306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QUOTE][B]下面引用由[@opp]发表的内容:[/B]

                    “最后一课”不能仅仅博学生一笑 2016年07月02日  作者:马剑  来源:新华社 又到一年毕业季,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即将走出校门奔赴各地。临行前毕业致辞,师长多有所嘱咐与期望。然而个别学校的教师,...[/QUOTE]
                    毕业是个饱含感情也足够沉重的话题,我们唯有让学生思考过去和展望未来,产生深刻的依恋和无限的信心,而不是成了闹剧和讽刺,给学生制造了毫无意义的娱乐狂欢,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娱乐段子,就完成了孩子的成人礼。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57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SIZE=5]幼儿教师怎么成了“间谍”?[/SIZE][P][SIZE=3]2016年07月03日  作者:曹雪萍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SIZE][/P][P][B][SIZE=4]编者按[/SIZE][/B][/P][P][SIZE=4]  [FACE=楷体_GB2312]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对安全、尊重等的心理需求,对孩子的隐私权予以尊重和保护无疑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我们却经常看到幼儿园教师、园长在微信圈内发布园内孩子的照片;更有教师让幼儿全部裸体摆拍造型,美其名曰创新;还有教师随意透露孩子的信息给别人。下文中的案例就是一个因侵犯孩子隐私带来纠纷的典型案例。保护幼儿的个人信息、健康情况、生活或经历等,应该引起幼儿园的关注,坚决制止侵犯孩子的隐私权。[/SIZE][/FACE][/P][P][SIZE=4]  [FACE=楷体_GB2312]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一系列文章,探讨如何将保护幼儿隐私权落在实处,欢迎广大学者、教师参与讨论。[/SIZE][/FACE][/P][P][SIZE=4]  年轻教师小A和小B开学不久,就引发一起涉及泄露孩子个人隐私造成家庭矛盾的风波。[/SIZE][/P][P][SIZE=4]  小B所带的小一班,有个叫欣欣的小男孩(事后班上老师才知道他是私生子)。有一天放学,欣欣妈妈来园接孩子时,被原配夫人盯梢跟踪到班上,发现欣欣与自己的孩子长得十分相像,心生疑虑。[/SIZE][/P][P][SIZE=4]  为了深入了解情况,这位原配夫人便求助于她的好朋友、在该园任教的另一个年轻老师小A,帮忙拍欣欣的照片、剪一撮头发(用于作亲子鉴定),并且要到欣欣妈妈的电话。[/SIZE][/P][P][SIZE=4]  出于对好朋友的同情和对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的憎恨,小A毫不犹豫地答应帮忙。午睡的时候,小A来到班上跟年轻的班主任小B说明情况后,找到小男孩拍了照,剪了一点头发,还向班主任索要了小男孩妈妈的电话,顺利地完成了“任务”。[/SIZE][/P][P][SIZE=4]  可是,晚上麻烦就来了!欣欣妈妈打电话给班主任小B老师,对班主任泄露孩子个人信息,同意他人来班上给孩子拍照、剪头发的事表示极为不满。原来原配夫人看照片上的欣欣和自己儿子长得一模一样,心里已经明白几分,自然免不了和老公大吵大闹、打电话骚扰欣欣妈妈。两个女人的战争再次挑起,家庭纠纷迅速引爆。[/SIZE][/P][P][SIZE=4]  这时,年轻的小A和小B老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欣欣妈妈转嫁的愤怒更让两个年轻老师惴惴不安,后悔莫及。年轻的她们头一回碰到这种事,缺乏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经验和理性思考,全凭义气用事。好在这件事情最终达成协议,为平息纠纷,保全家庭,原配两口子决定重归于好,一起外出打工。[/SIZE][/P][P][SIZE=4]  事情虽然得以慢慢平息,但是因此而引发的纠纷,在欣欣母子和原配家庭掀起的波澜并不容易抚平。虽然欣欣的存在迟早会冲击到另一个家庭,但处理得当,这本该是家庭内部的矛盾。[/SIZE][/P][P][SIZE=4]  这件事对年轻的小A和小B两位老师的教训是深刻的,她们终于明白尊重、爱护孩子的意义所在,懂得尊重和保护孩子的隐私权是老师应尽的职责,切不能感情用事。[/SIZE][/P][P][SIZE=4]  孩子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无论他的身份、家庭背景、自身条件如何,他都有权受到尊重、有权得到法律的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提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SIZE][/P][P][SIZE=4]  欣欣虽然是个私生子,但他有权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安全成长环境,小A老师应该保守欣欣的特殊身份这一隐私,避免刚入园的欣欣受到干扰和不良影响,更不应该感情用事,帮朋友做“间谍”,继而引爆家庭纠纷。倘若事态恶化,小A老师的侵权行为和小B老师擅自泄露孩子个人信息的行为势必会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SIZE][/P][P][SIZE=4]  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理性、谨慎对待孩子的隐私问题,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幼儿园应在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时,把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个人隐私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呵护孩子健康成长,保护孩子的个人隐私不被侵犯。(作者:曹雪萍,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幼儿园)[/SIZE][/P][P][SIZE=4]  [COLOR=#800000]【[B]链接】[/B][/SIZE][/COLOR][/P][P][SIZE=4]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的隐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受非法攻击。”[/SIZE][/P][P][SIZE=4]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儿童隐私保护明确提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SIZE][/P][P][SIZE=4]  国内已有为治疗儿童性缺陷、遗尿等病设置专门医务室和病房的医院,也出现了在成人试衣间旁单独为儿童设置试衣间的商场。这些做法都是为保护儿童隐私做出的有益尝试,是值得赞赏的进步。[/SIZE][/P]
                      山间小溪
                      在线情况
                      57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306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请尊重孩子,无论如何请尊重孩子,她们还是幼苗,花都没开,怎么经得起风雨?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57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1451
                          • 经验36110
                          • 文章1459
                          • 注册2012-02-05
                          [QUOTE][B]下面引用由[@王书朋]发表的内容:[/B]

                          请尊重孩子,无论如何请尊重孩子,她们还是幼苗,花都没开,怎么经得起风雨?[/QUOTE]
                          有时无意间就伤害了孩子,比如上文。所以要求我们平时一定要谨慎,甚至再谨慎!
                          山间小溪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9 queries.